在简书上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写作方面进步较少。
因此,近日下了决心,要读几本关于写作的书,好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最近正在读的是叶圣陶的《落花水面皆文章》。本意是学一些技术性的范本,套路性的东西,掌握一些秘诀和武功招式,好好的提升自己的武力。
可《落花》读了一小半,关于怎么写作文,从技术和技巧层面谈的比较少,从认识和心理层面谈的比较多。虽然我找诀窍的目的落了空,但是,但也不是毫无收获。里面的许多观点我是认可的,但也有一些观点“恕难从命”。
叶先生认为,写作是说话的延伸,说话传不到的地方,便是写作要解决的。我基本上认同,说话必须面对面,起码也要是在同一时点,否则就不是“对话”而是“留言”了。说话与写作之不同,便在于说话可以是漫无目的的扯闲篇,但是写作最好还要有所表达。扯闲篇可以不打草稿、杂乱无章,但是写作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在简书上写的东西没人看,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用心。自己写的东西没有看第二遍,没有修改,自己都没有赏心悦目,要求简友们去读,那简直是“己所不欲,专施于人”了。
说话、语言、文字,都是思想的想达。因此,要写我们熟悉的东西,要写我们确有所得、所感的事物,这样写出来才会如行云流水,不至于“为赋新辞强说愁”,才不至于小孩穿大人的衣服鞋子一样,走不动道。
叶先生提倡,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所悟所得。让我们慎写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叶先生的意思应该说不要不懂装懂,空谈虚谈。其实对于不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完全不能写,我们也可以写出我们的困惑,如《天问》,作者一口气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难道就不是好文章了吗?有一种说法是,解答一个问题,还不如提出一个问题。引人思考的文章才是更好的文章。
叶先生,也特别反对”代圣人立言“,”代帝王策划“,以文字来”干䘵“、来求功名。但现实生活中学写文章,除了表达自己,也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谋生。在体制内,写作几乎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我手写我心“固然潇洒,但因为职务的要求,写的文章表达的并不是自己的观点。
那么,我就因此而完全反对叶先生的观点吗?不。写不好材料,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肚子里没货,才导致写的材料东拼西凑,完全没有神韵和灵魂。如果我们写的材料,都含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用官话说,就是政治领悟力很强,三观很正,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又流畅又中节。但往往我们缺乏对某项工作的思考,甚至是缺乏基本的了解,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自己的看法和领导的看法、主流的看法有很大偏差,那么我们写的材料是难免让人不忍卒读的。
所以,就写生活中的文字而言,我们只有丰富自己的生活,充沛自己的灵魂,深刻的内心才能写出深刻的文字;阳光的人才能写出温暖的文字。就工作而言,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和才干,才可能写出深刻、务实的材料,工作没思路、干事没热情,就算所谓的文笔再好也只有个空架子,不可能成为大笔杆子。
胸怀天下,才能挫万物于笔端。用心生活,才能落花水面皆文章。
(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