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的东西多了,就要及时的写下,人类的大脑总是喜新厌旧,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灵感,旧的未留,新的不及,便什么都没有留下,脑袋循环往复,总是一盘浆糊,哪怕那一瞬间你觉得是神来之笔,没有呈现的出来的东西,只能称作臆想,大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除了那时的你,谁人都不知,而且现在的你也未必记得起。
最近的时间 被新的工作填满,公司目前正处于疯狂融资,打了鸡血一般,公司拼命的在残酷的市场上想要争得先手,我们在屋檐下的员工,时间分解是必然,在时间上除了睡觉 基本是没有时间做其他事的,我们拿了钱,这到也无可厚非,在我现在的年纪或者说处境,各取所需。
但要说时间这东西,虽然现在每天下班是凌晨,挤挤总是有的,说了这么多,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还是懒惰二字,新的环境是片沃土,充分能够滋养我找理由的空间条件,让很多没有办法做的事情,都有了看似正确的理由。
回到正题,虽无时间,但文字总是勾着我,书包里最近放的一本书是贾平凹的自在独行,是片段类型的散文,看的出作者是个爱观察的人。或许写字的人大多都是爱观察的,毕竟需要素材。疫情还在肆虐,但让我在那段时间,学会了写字,时间长不写手会痒。最近放不下写字的我,也观察了自己,颇有收获。

进入新环境一段时间了,门门路路大致已经摸得清楚,外在的清楚后,我开始自我内视,看看自己没到不同环境中的变化。不得不说,好像认得自己像从前的某个人,又或者是重新认识了自己一遍,确实变了许多,像是陌生人,不再因为离别而悲伤,不再因为误解而去极力解释,更不会制造去制造生活的调味品,重复好像成了主题。释然的让我有点吃惊。可一回想,到也应该。
过完今年这个念头,我就要变成货真价实的26岁的大龄青年。我记得我是18岁进入社会,整整8个年头了,自我总结,除了这年龄,并没有剩下具有含金量的实在东西,如果在前几年我或许还会因为之前的经历有一些底气,但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大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能明确标出价钱的,没有明码标价的经历,或许只是我想多了。
不过见的人,经的事情变多,人自然就变得淡了许多,不再想初入社会时那般有滋有味。心中似乎明确了什么,但好像明确的了 但并没有立在那里,只是知道现在要开始积累了,不能再任意挥霍,要小心翼翼,没人与我沟通,或是什么所谓的一语点醒梦中人,就好像一觉起来,自然而然朝着那个方向去了,没有向导指引,或许大多人到了这个年龄都是这样吧。两个人的,就把牵着的手攥的紧一些,路再遥远,手不送,就能一直走下去;一个人的,全力奔跑,横冲直撞也好,停下歇脚也行。能一起走的,尽量留别一个人。
到现在为止,这趟旅途的大多是一个人走完的,或好或坏,或精彩或无趣,都走过来了,有的还记着,有的则忘了。记得的就是重要的,珍藏在回忆中,不记得莫要嫌弃,毕竟那也是我们的曾经。好坏一并接纳,收拾行囊,再次出发!
时间这把锉刀啊,一前一后的没日没夜磨着,真期待啊!你会把我变成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