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影评13:电影《小妇人》(94版)

影评13:电影《小妇人》(94版)

作者: 安雯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22:13 被阅读0次

    又是一部女性的电影,讲述南北战争期间没落贵族马奇一家四个女儿成长的故事。影片开场是马奇先生在战场做随军牧师,马奇太太在家和一位老保姆照顾四个女儿,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5个女人的戏就是在这座小楼里演了很多年,女孩变成了妻子、妈妈这一成人过程。心理上是青春期到成年期的阶段。

      女孩在青春期性别的认同主要来自母亲,“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四个女孩的性格虽不相同但都有妈妈的影子,妈妈在影片里是一位非常善良慈悲温暖包容的妈妈,丈夫不在家担当起养家的责任,尽管自己过得紧紧巴巴也不忘帮助更弱小的人,非常能干,作为一个妻子她非常爱自己的丈夫,虽然丈夫外出帮不上家,比起金钱追求的爱胜于一切,也毫无怨言,得知丈夫受伤立刻去照顾,作为妈妈也充满爱心,虽然有四个孩子她都会照顾到,给了孩子很多允许,允许孩子演自己编的话剧以及在户外和邻居罗里打闹,乔沮丧时会郑重的鼓励她追求更大的生活,坚定孩子的信心。这是一位几近完美的母亲形象,不仅给予孩子力量也给予孩子的支持。当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心里有非常多的羡慕和温暖。而这四个女儿也分别认同了母亲的某一个人格特质,比如是大女儿梅格温柔贤淑,知书达礼,人说长女如母,观影中老是有一种大女儿妈妈举手投足如一人的即视感!老二乔活波任性自由,老三善良、老四现是她就是要过有钱人的生活,在意自己的鼻子。与马奇太太的性格恰恰相反,但也是一种认同,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认同,从小目睹了家庭的状况家里人的行为举止,她知道家里缺什么?今天母亲温良贤淑包容但丈夫是一个牧师又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仅凭母亲一己之力是过不了富裕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嫁有钱人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艾米的所谓的爱慕虚荣(现实)怎么能不说也是对母亲的认同呢,心理学叫反向形成。最后果然艾米嫁给了继承祖父财产的罗里。

    所以如果把这部电影隐喻一个人的话,每个人都象征了一个人的某一面,这个人就是马奇太太。

    影片里贝丝一直是弱弱的,被忽视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她自己说她没有乔那么有勇气做自己喜欢的事,她自己只想在家里呆着弹弹钢琴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影片后面安排贝丝死亡,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意义?死亡代表着失去,贝丝老三在家里是被忽略了一位,因为照顾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染上猩红热从此一直病着,因为生病获益得到比较多的照顾,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贝丝的离开也意味着弱者无价值的失去,另一种是贝丝去世后,家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大女儿梅格生了双胞胎,艾米结婚了,乔写了与姐妹相处的一本书发表了,并继承了姑婆的房子找到了真爱。这意味着一种重生!如果这些是对贝丝的死去的哀悼的话,就是最好的记住!

    有一些我存疑的地方,就是这个家庭的孩子都成长了么?似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归宿,牧师回家了,老大结婚了,老二书出版了,老三去世了,老四嫁给了有钱人。最后她们又回到了这个小楼团聚,并答应说就在此居住下来,乔也让教授留在姑婆的楼里办学校。我在想既然他们都成长了,长大了,为什么不去外面闯荡,如果说一个孩子不去可以理解,为什么三个孩子都回来了?艾米在我看来是最现实的,在巴黎待了好几年,她也决定回来。这就很奇怪了!他们回来干什么那就是完美的马奇太太!马奇太太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眷恋这个大乳房(家)!象征层面她们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分离。在向外探索的过程里她们又回来了,所以虽然结局很完美每个人都有了归宿,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也只是人生的某一阶段而已,你能说他们独立了么?不一定!

    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亲情家族文化的民族,每年都有几个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无论孩子走多远,都要回来,即便几年不回,有的像台湾当年的老兵一直有“叶落归根”的念头。这种融合回归就像一个孩子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所以母爱是一种诱惑,人在成长的路上需谨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评13:电影《小妇人》(94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rm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