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作者: 崔j7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22:39 被阅读0次

又是在微博哈,看见了这样一篇文章。看完后又对“人”的概念和指责有了新的想法。稍微有点长,我把我认为是重点地方加粗了一下。


作者:李子李子短信

说个跟番茄有关的事儿,我知道之后回味了很久。

美国大部分的番茄都是在加州种出来的。温暖的加州中央山谷,沿着99号公路一望无际的番茄田,每年夏秋之际为全美国产出1400万吨的番茄,运到超市、餐厅以及每个人的沙拉碗里。

规模为什么这么大?产量为什么这么多?这跟上世纪60年代的几件事情有关——不一定都是好事儿。

曾经,番茄种植是一个劳力密集的事儿。农场需要雇佣大量的工人在收获季节一颗颗将柔软脆弱的番茄用手摘下来,然后在它们坏掉之前没日没夜地往卡车上装箱。

上世纪50年代,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别名加州农大[doge])的两位科学家兼工程师 Jack Hanna 和 Coby Lorenzen 联合发明了一种收番茄的机器。这种机器能够将番茄整株拔起、除掉枝叶、直接进入清洁和运输环节,能够省下大量的人力成本。

见过这种机械的人都会惊叹其效率。这几乎可以改变番茄整个行业的生产的逻辑——

然而问题在于,机器实在太贵了

这时候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美国的墨西哥劳工法案刚好在1962年走到了尽头。这个法案,在二战时期从墨西哥引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用于补充战时经济,然而在战后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国会经历了十几年的扯皮和拖延,总算将它寿终正寝。

这件事对于番茄农场而言,是即将面临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这时候,大型农场首先行动了起来。他们和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将这种刚刚发明的大型机械引进了种植和收割。戴维斯的科学家也很开心——发明投入了应用,研究经费也滚滚而来。

改变几乎是一夜间的。劳力被大大节省下来,成本的降低是肉眼可见的。只花了5年,番茄收割机的普及率就达到了90%以上。

然而,这却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社会代价——只有大农场才买得起机器。没有机器的小农场,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与大农场竞争,只有关门或者被并购的份儿。五年之间,原本5000多个农场,消失了4500个。多少农民好几代积累的事业烟消云散,3万多名农场工人被迫失业,甚至流离失所。

或许读到这里你会说,这不就是资本主义么,有什么好稀奇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件你可能没想过的事情,那就是番茄本身

为了让番茄能够更好地被机器收割、不至于变成番茄酱,戴维斯的农业专家研究育种出了一种硬番茄。这种番茄的表皮更厚、汁水更少,更适合这种大规模、低成本的种植。

然而育种的代价,就是番茄的味道变得平淡无奇。(当然,番茄变难吃也有另外一些原因,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这种收割方法需要将番茄整株拔起,上面的番茄,成熟程度并不均匀。没熟的只好使用乙烯催熟,这更让番茄失去了原本的风味。

这样子的番茄,也改变了美国人民的餐桌。鲜嫩多汁的番茄没有了,使用大量作料和油的沙拉成为主流;而番茄酱里也只好加入大量的人工添加糖——这让美国人民的腰围渐长。而那种曾经「正常」的番茄,只有在大城市昂贵的有机超市才能买到了。

对啊,没错,这就是技术进步,这就是资本主义。

可是有的东西,是技术、资本和钱买不来的吧。

比如许多人儿时记忆里,那一口香甜的番茄。

。。

这件事情还有一个有趣的位面。1979年,加州农业行动项目(California Agrarian Action Project,一个小农联合机构)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戴维斯作为公立大学,使用的是所有纳税人的钱,然而研究的结果却让少数几个大资本集团获益。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公平。

漫长的官司持续了10年,以农民败诉为终。不过,戴维斯在经历了这场公关危机之后开始反思,什么样的技术能够惠及更多的人。他们后来也投入了一些研究力量,希望用技术去改变那些被资本边缘化的人群的生产境况。

番茄收割机的诞生是历史推动的,而它也以一种人们或许未能料到的方式改变了历史。技术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将科学进步变成机器而已,没有一项发明创造可以从社会剥离开去,所有的一切都在于,你从技术当中看到了什么。

我希望以后的技术,可以更多地看见「人」。不管是算法、人工智能还是智慧城市,都一样。


这样的事情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一定不占少数,想来说不定再过个一百年这世界上根本就没人知道曾经的番茄原来是香甜多汁的。

那还谈什么悲不悲哀呢?

技术带来的利益让很多人闭上了双眼,这双眼原本能看到抛开利益的未来,能看到无论贫穷富有的小孩都啃着汁水四溅的番茄。

但是事实上呢,你瞧,偏偏是让番茄变难吃的资本持有者有钱去买没变味的有机番茄,怪不得人家要告啊。

理由是,戴维斯作为公立大学,使用的是所有纳税人的钱,然而研究的结果却让少数几个大资本集团获益。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公平。

但是事情的发展再一次转折,就是戴维斯分校竟然真的在思考怎么用技术去改变那些被资本边缘化的人的生产环境。

作者最后一段说的真好。

我希望以后的技术,可以更多地看见「人」。不管是算法、人工智能还是智慧城市,都一样。

人啊也不单单指人类这一群体,应该是指包含人类情感的总体范畴,因为我觉得就这件事而言,番茄才是最惨的那一个,作为一个物种,竟然就这么被改变了基因。科技已到了如此发达之地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不应该老想着去操控,而是应该开始利用自己的智慧去保护智慧不如我们的生物了。按照这个想法,被资本排除在外的边缘人也是需要被人类这个整体保护的群体吧。

我浅显的想,做生意做事多想想这个层面,这世界也许会减少很多矛盾。

相关文章

  • 人,人,人

    附近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今天开业,传单满天飞,各种的优惠打折,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一大早群里面就炸开了,9点以后就...

  • 人,人,人

    昨天自听了这个原唱版,余声在耳,久久挥之不去。原唱的处理方式很特别,用了美声的发音方法,却不同于美声的正,...

  • 人=人

    爱情婚姻对我而言,是交往而不是交换。它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沟通融合,观点火花的碰撞,你吸取我的养分,你被我激发出新的灵...

  • 人  .   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大学里修行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大学不是...

  • 人...人...

    人有能够相处与不能相处的 不能相处的一眼就能看出 能够相处的却需要花时间了解

  • ①人②人

    你虽在千里之外的城市 关心与问候却是你心找寻我的方向 你时常问道 一个人住是否还习惯 我在远方便也时常对着手机发呆...

  • 下层人,人踩人;上层人,人帮人。

    昨天点开微信朋友圈,看见网友发的这样一段话“下层人,人踩人;上层人,人帮人”,内心深有同感。 谈起这个话题,不由得...

  • 底层人,人踩人;高层人,人帮人

    “当你接触的人越多,层面越高,你会发现:越高端、越有教养的人大都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因为你好了大家都好。越低端、越...

  • “人踩人,或是人捧人”

    “人踩人,或是人捧人” 文/兮兮糖豆 ▼ 昨天晚上准备睡觉了,看了下我文章下面的评论,有条评论说:翻看了下你的文章...

  • 人亦人 人非人

    梦境或许是我们链接另外世界的一种方式,里面的场景和感受,那么的真实而清晰。而且常常会梦到不同的地方和时空,好像很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wa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