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标题就充满了正能量,第一次听说积极心理学是在哈佛大学的公开课上,之后随着心理咨询学习的开始认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仅是关注如何治疗心理问题,而希望能够在心理问题发生之前就预防。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有声书, 听完一遍没有太深的印象, 只知道一个模糊的概念,积极乐观的太多有很多好处,至于为什么,有哪些则不清楚。
而这次读纸书在同时朗读有声书,并且在接受咨询的同时,把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咨询当中去,对书中所表达的内容,体会更深。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念引入,介绍了悲观,乐观的概念,以及如何诊断(归因风格测试),还介绍了悲观的后果--抑郁。
第二部分标题是乐观的人生为什么精彩,具体描写了乐观对职业(保险销售,体育比赛,总统竞选)的影响,孩子悲观的来源以及后果,乐观与身体免疫系统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如何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也是本书表达的核心,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abcde来改变人的悲观解释风格,从而变成一个乐观的人。
本书中对我影响最大一点是对认知行为疗法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它的影响面远比我想象的更大。也加强了自己对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
突破抑郁的认知行为疗法(ABCDE)
a》识别自动思维
b》反驳自动思维(证据,其他可能,暗示,用处)
c》重新归因---新的解释
d》学会引开抑郁情绪
e》认识并质疑引起抑郁的假设---不合理信念。
在实际咨询中的做法是,先跟来访者建立联系,产生信任,信任才能听你继续说。 之后在介绍埃利斯的abc情绪理论,向来访者说明情绪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情绪。然后再举例说出,一个生活中常发生的案例,比如,出门时被人撞了下,手机掉地上摔碎,第一反应是很愤怒, 觉得自己被冒犯,但当发现撞自己的人一个抱着婴儿的父亲,正在为婴儿的生命争取时间不小心撞了自己,就不会恨愤怒,甚至会心疼。
同样一件事,看法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而不同的情绪又会引发个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对应的是不同的结果。从这个层面来说,认知的升级确实会改变人生的轨迹,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叠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三观,三观更新之后整个人的格局,气度,视野都会不同。随之带来的是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的不同,最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威斯敏特大教堂里的碑文,从最开始的改变世界,改变国家,改变家庭,到改变自己, 一路碰壁,最后发现,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当自己改变了,随之而来的可能都会改变,最终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局。
最后又明确了一点,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任何方法也都有它的使用边界,乐观的作用很大,但是也不是万能的,盲目的乐观也会让人死的很惨,如果在工作中过于乐观,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低估了项目的难度,周期,成本,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是项目失败,而一次次的项目失败,最终会让自己失去立足之地。 那该怎么做呢? 我的看法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做足充分的准备,拼尽最大努力,争取一切好的可能。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没有穿过失败的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