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事情,而恰恰这个时候很多人是不具备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人的思想观念大多被“灌输”而成。成人后,一些错误的理念在生活和工作中彰显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勇敢地打破过去,重塑自己的认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6441/f6054fdff148c9b9.jpeg)
在所有的观念中,“精明”文化是误导人最深的观念之一。很多孩子都从小被父母教导过“要学聪明一些”“不要那么老实巴交”、“给别人干能偷会儿懒就偷会懒”……以至于这些孩子长大后将依然贯彻“精明”文化,在社会上碰得头破血流,栽了大跟头。
H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在上大学期间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休息时间去发宣传单。我相信很多人在大学期间都有过发宣传单的经历,同样的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劝说:“不用那么认真,一次可以多发几张,这样就可以早些发完了,毕竟也没有人盯着我们。”或者“我们干脆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讲剩下的彩页全部都扔到垃圾桶里算了。”
很多人可能会真的向别人劝说的那样去做了,但是H君没有,他说:“我们这样不好吧,人家花钱印刷了宣传页,还花钱雇我们来发宣传页……”在同学眼中H是一个有些固执、愚笨的,但是她就是凭借着这样固执、愚笨的精神一张张派发宣传单,一次次遭到拒绝但是毫不气馁锻炼出了自己与陌生人讲话的勇气和技巧。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勇敢地抓住一次主持的机会,后来更是走向了“讲师”的舞台。
奉行“精明”文化的人,容易成为一个利己主义者。在工作中表现为投机取巧、挑肥拣瘦,在与人交往中则会表现为表里不一,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我曾经在培训过程中见过极致的“精明”文化教育出来的人。领导派下来辅助我准备培训的场地,指导摆桌子就摆桌子,摆了桌子后不知道摆凳子,非要你指挥才会去动,摆完凳子之后就问问你“还有什么要做的吗?”看到我正在忙碌丝毫没有上来帮忙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工作中注定是郁郁不得志的,不会得到重用。
虽然问题的根源也不在于他们自己,他们也是深受“精明”文化的荼毒。但是,当自己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后就应该有反思学习的能力,从一件件事情当中去验证自己理念到底是否正确,推翻小时后被“灌输”的错误的观念(虽然灌输这些观念给你的人是出自于对你爱,但这种观念依然是错误的),重塑自己的认知。
《道德经》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奉行“精明”文化的人应牢记,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是真正的聪明、真正的“精明”。天道好勤,爱出者爱返!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蜗牛爱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