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才到期的事情,能有多大的激励作用?如果你今天明天下周甚至下月都没有取得进展,又能有多大的利害关系?
【What】
戴维.艾伦的《搞定》是我读过关于高效能方面最有用的书,他对于如何尽可能保持高效的理念是客观而且极具意义的。从实用的角度来讲,戴维.艾伦建议采用从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工作。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式他都曾教授给他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那些牢牢控制住工作和生活细节的学员,往往能以此为基础,做到有效地提升视点。这说明了要想最终解决25年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眼前25分钟的问题。
戴维在书中解释说,当人们胜任了日常工作以后,他们会奇迹般地对自己遥远的未来感到更加积极自信,充满希望。如果你想用这种方法来计划接下来的几十年,第一步要规划的是接下来的几小时,然后是未来几天,甚至可以是几周。慢慢的随着你做短期安排能力的提升,为梦想制定计划就变得易如反掌。
【Why】
制定目标最常见就是一年一度在新年里表决心,计划年年做,却年年重来。
在我们过往的认知也是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目标,然后再去分解,所谓是自上而下的目标法,最后发现长远目标有时并不起什么作用。《搞定》的作者提出一个自下而上的理论,对于目标和计划管理提出了革新的观点,他认为首先要从眼前的事物着手,先扫清一地鸡毛,才能更好开展其它的事物,眼前一地鸡毛都没收拾,哪会有什么心情和视野关注更长远的事呢。
认识到这个理论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提升我们的时间管理和目标达成更有帮助。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都值得去运用。
【How】
1)收集:列出你能想到占据你大脑的所有的待办事件。
2)排程:根据事件的重要紧急程度排出当日、当周、几周内要做事。
3)执行:从眼下最紧急的事物开始,一件件处理清空收件箱,获得掌控感和自信心,再提升计划视角到月季和年。
【我的启示】
关于自上而下的自我管理理论一直很认同,也在不断践行当中,但依然还没有达到对生活的长远掌握,计划的视角依然停留在两三周以内,原因是自己并没有重视并做好收集和清空大脑的第一个步骤,没有经常将它们列出来,只是在脑海中想,殊不知大脑的功能是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忆的,长期被一些事情占据思维就会受阻。
【我的行动】
每周未安排半天安静的时间,做一次完整的收集,列出所有想到的待办事项,清空大脑。将自己的规划能力提升到月视角并巩固下来。用一个月的先解决好眼前的一些重要事情,一个月后,待短期排程能力提升再做季度计划。要求在6月份前逐步摆脱紧急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干扰,将规划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月和季的维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