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如何养成好习惯
王瑜
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最后一要素——重习惯,我们都知道习惯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育说白了就是教孩子们学习养成各种好习惯,但是仔细回忆自己的课堂,好像更注重知识和思考,对于习惯的养成,都在潜移默化间,总是发现问题才去关注,不成系统,今天重读于老师关于重视学生习惯的问题,又一次明确了重习惯在语文课堂上的侧重点。分别是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语言运用的习惯需要在课堂中实践与熟练起来。
可以说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完整的计划,更需要老师在在课堂上注重引导方式,科学的设计,精心地指导,细心的纠正,耐心地鼓励,都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今天我就借此机会好好整理一下课堂上习惯的几个方面。
习惯分类:居家学习习惯,在校学习习惯,写作业习惯,阅读习惯,做题习惯……这里我们只考虑居家学习习惯培养和在校上课习惯。
一、居家学习习惯:
1.整理干净书桌,归类摆放,端正坐姿,身姿挺拔,专心认真,不吃零食,不被打断学习思路。
2.预习习惯,先出声读几遍课文,读准确和流畅,最好能带上感情和表情朗读,圈画出本课的会认字,给新鲜的词汇划上横线,陌生的不理解的词汇先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再查阅资料或词典,把准确的意思抄在书上。书写几遍要求会写的生字,给生字组几个词语,尝试着默写一遍,对于默写错误的生字重点标注,需要再次默写。
3.标注课文段落,划出中心句,每段的中心句,自己发现文章重写法巧妙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要逐渐有自己鉴赏文章和辨识修辞方法的能力,并想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可以做批注。
4.观察文章整体结构,明确文章体裁: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古诗、散文、小说、童话、神话等。简要叙述课文大概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5.思考课后题的时候,可以先用铅笔写出答案,等老师讲解时再把准确答案抄在书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时会,过一段时间有可能遗忘,要经常翻看语文书,注意自己做批注的地方。
6.摘抄自己学到的好词,并尝试默写和运用新鲜词汇造句。
二、在校学习习惯:
1.上课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专心聆听老师的讲解,把老师的板书记录在书上,尤其关注自己不太懂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提出疑问,发言先举手,发言时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语言表达要清楚;朗读课文时书端放桌子上,距离身体一尺远。
2.积极回答问题,对于老师给出的问题,及时思考,想出来就立刻举手,站起来要先组织好语言,不要重复和结巴。不要觉得问题简单不值得回答,也不要觉得太难,自己想法可能不对而害羞不回答,你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差别在哪里,要细心思考,纠正想法的偏颇,但也不要全部相信老师,只要你觉得有道理就行,要辩证地看待老师的答案,不要抠字眼。
于老师在课例中注重学生几个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读书的习惯:
在《梅兰芳学艺》一课重于老师就特别注重习惯的引导。如于老师夸一位学生会作记号。于老师说:“我发现以为小朋友做了不少记号,这是个好习惯,可惜只发现了一个。”
于老师让学生“请大家读慢点,边读边思考。”“没关系,那就再练一练。”
在《惊弓之鸟》课例中,于老师在上课之初,交待了读书的习惯:“通过预习,生字都认识了吗?字认识了,就可以读书了。首先,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要做到这两点,第一,精神要集中,要眼到、口到、心到。(板书:眼到、口到、心到)第二,哪一句读得不流畅,就反复练习几遍。”
“读书还要边读边想,要想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怎样理解词语呢?主要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板书:联系上下文)。”
“有些词语,特别是带生字的词语,从课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比如这两个词——悲惨、愈合,虽然联系上下文也能知道一点意思,但心里没有底,这时,就应该查字典。”
在第二课时,于老师叫大家读出语气:“要毕恭毕敬。第一要读出感情,第二要想想任务的身份,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要把自己当做魏王,当作更羸。”
这些例子涉及到读书的习惯、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习惯,都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习惯,老师讲得多了,学生慢慢就记下来并形成了习惯。
画一画、读一读、练一练,这些习惯都需要在每节语文课的反复练习中内化成学生的常规动作。
今天刚好翻看了一本新书《好老师就像好妈妈》,很多成绩超常的孩子就是因为有良好的、高效的学习习惯,所以才能考上著名学府,而这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专注思考、阅读的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努力上进,孩子也不会太差。
我自己在课堂上注重的习惯主要是学习的习惯,思考习惯,记笔记的习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其中我觉得指导学生最多的还是阅读、写日记的习惯。在课堂上,有时候利用早读时间,我会批改一部分日记,对写得好的日记,当众念出来,并大力表扬。有时候当堂批改学生写好的作文,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知道怎么改作文。
我们班有个男孩以前回答问题,特别喜欢重复,一句话重复好几遍,我就先表扬他勇敢,再希望他多多锻炼,相信一定能口齿伶俐,表达清楚。有个叫杰 的男孩,很喜欢思考问题,想的很深入,我经常夸奖,每次抛出问题,都能看到他的举手。
但是大部分都是趋利避害的学生,遇到一点难题就不举手,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学生年龄越大,越不爱发言,低年级的课堂上都举手,到了高年级,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我感觉是他们觉得成就感低,没有动力思考,没有感受到课堂上的幸福和获得感,是他们受到的打击多?还是他们对于学习是应付差事。都有吧,激发学习动机,就是我们课堂上最该注重的习惯。
我觉得应该先激发学习动机,做好示范引领学生的作用,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及时鼓励,及时评价,在潜移默化中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习惯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强调,渗透在每一节课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