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早期生活经历对心理健康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养育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并能指出积极、有成效的养育方式更利于孩子的发展。
以下是四种需要避免的教育孩子的行为/方式:
惩罚型的养育。常用这类养育方式家长的特点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喜欢要求孩子严格遵守规则,对孩子施加很大的控制和支配,同时还喜欢对孩子使用使用惩罚。然而,惩罚的使用是特别有害的,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会产生恐惧、愤怒和内疚等负面情绪。
生活在惩罚和痛苦的威胁下会导致压力,最终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此外,一昧的惩罚并不能总是让孩子做出令人满意的行为。虽然惩罚有时候可以孩子们学会了“摆脱不良行为”,但是这可能导致愤怒和怨恨。由惩罚型父母抚养的孩子往往也会成为惩罚型父母,从而将这种恶性循环延伸到下一代。
包办一切。父母从小到大帮孩子准备好一切,替孩子做决定。他们过度保护孩子,甚至是“过度溺爱”,不允许孩子独立做决定和行动。
有研究发现,这样子的教育会损害孩子的领导潜力,会导致孩子自尊心低下,并有可能会扼杀他们的主动性,过度依赖父母的指导。
忽视型父母。父母本着对孩子“做什么都可以”“不阻止、不管控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态度,变相上来说可以从忽视型父母到过度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每一个想法、行为都可以包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父母让电子游戏和电视代替他们照顾孩子的工作。这导致孩子们难以遵守规则,因为根本没人教他们与规则相关的知识。
父母疏忽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制力,可能有沟通技巧缺陷。父母从不说“不”而溺爱的孩子也会发展出较差的自制力和权利意识。作为成年人,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可能是单方面的:只有索取,没有付出。
不一致的教养。父母的养育方式不一致——有时是回应、温暖和提供支持,但有时是冷漠和不敏感,这样会给孩子传递复杂的信号。这可能会导致不安全感和过度焦虑的孩子。在许多情况下,父母不一致的孩子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也表现出同样的不一致模式:时而温暖时而冷漠。
最好的是什么?
为人父母的黄金标准是所谓的“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鼓励孩子独立,但也会设置界限。父母会帮孩子建立规则、纪律,这些在孩子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是适用的,是具有支持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这会帮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自力更生和健康的社交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