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4%,同比上升0.7%,环比2个百分点,此次指数创造了2012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具体数据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7%和54.8%,原材料库存为48.9%,从业人员指数49%、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3%,其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上升的幅度均为近年来的最高点,其中新订单的指数在年内也是首次超过生产指数,这说明经济供需越加趋于平衡,另外国家发改委公布的7、8月份的发电量、货运量指标也在上半年表现亮眼,那么宏观经济由弱变强的原因是什么?
非制造业走强带动pmi指数上升,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指数55.4%,为2014年以来最高,从近几个月的走势来看,有加快上升的趋势。而此次非制造业上升的原因有,建筑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上升明显,另外制造业的采购量上升和新兴消费的热度升温,共同促进了非制造业的走强。另外国内外市场进出口稳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双节将至,消费品制造业扩张加快等都一定造成了9月的pmi走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7%左右,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依据是三季度受房地产收紧效果显现、“环保风暴”及季节性因素等影响,中国经济始于去年四季度的企稳回升动能有所减弱。不过,报告认为,四季度,外部环境总体向好,中国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
此外,部分机构对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给出了6.8%的预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9月2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2017年三季度GDP增长6.8%左右,其依据包括,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带动房地产市场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国际经济复苏带动了我国出口增长,出口对GDP的贡献上升等。
此次PMI指数的回温,总体来说,是由市场需求提升带动的,而这种提升也为接下来的四季度经济走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同时也要注意通胀压力和企业的经营压力和国际市场的贸易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