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外派一支团队到省外去驻扎半年,而开出的条件不论是从工资上还是待遇福利上都有所不同。于是公司的同事纷纷都参与了进来,总的有十多位;但需要有一名人员来担任总负责人,于是便安排了一场公开的自我推荐的竞选活动,当然其中也有我的下属小曾。
消息一出,同事们就开始准备起来。有的准备了漂亮的PPT还专门写了演讲稿,并且天天演练。也有的出差在外的同事也纷纷用手机录成了演讲视频,足足的准备了一个周,竞选也如期的举行完成。
就在今天,小曾知道了结果后就非常的郁闷,非常的不开心,因为总负责人并没有选到他;他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回到家都在准备这次的竞选,有时候甚至准备到夜里两三点,到最后却落选,甚至没有公开的投票,他说道。
其实听到他的这些话的时候我特别能理解他,对于他这种刚刚毕业几个月的新人来说其实机会是落不到他的身上的,公司举行这场竞选也是想要看看这一支新的团队里每个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其实公司早有了合适的人选。
回想起我刚刚毕业时候的状态其实和他一模一样,觉得只要有激情就什么事都可以完成,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经验有创新的人。于是我简单的安慰了他,好在他也听明白了我的话语。本想和他讲讲大道理,讲讲我这些年来的一些经历,讲讲人生的循序渐进,但最后还是住了嘴,简单的一句带过。
看过韩寒的《后会无期》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听过太多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在我刚毕业的时候,学长就和我说过一句话:有些事情必须我们自己亲自经历了才会明白,甚至会刻骨铭心。当时我也不以为意,总以为只要有满腔的热血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头来还是撞了个头破血流才知道原来好多话我们早已听过。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在校的时候就小有名气,有着一番自以为了不起的成就,就连学弟学妹们都崇拜他。刚毕业的他就有着桀骜不驯、傲视群雄的姿态,就连我这个同窗四年的同学都不放在眼里。正因为这样,毕业一年后我们就再没有了联系;
就在去年的年底,他发了信息给我,可能是看看我是否把他的微信删除吧,于是我们又再次取得联系。通过了解,这些年他一直处在一种极度怀才不遇的处境中。他有着最好的创意、有着常人所不具有的那种敏锐觉察力,就连我都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创新型人才。但奇怪的是却没有人愿意接受他,没有人愿意真正的投资他,这让他极度困扰。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坚持着他最初的梦想,于是,我介绍了他来了我现在的公司,他也慢慢的发挥着他的创意。他问我,为什么还会回复他,我说,其实我并不恨他,没有杀父之仇更没有夺妻之恨,我认为他是可以做大事的人,只是时候未到,他感动得痛哭流涕。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群体,而不是别人给你被动分配了一个群体你就适应了,它是不对的,不要沮丧不要自怨自艾,好好享受孤独的时光。
曾经看过《心流》这本书,它讲的是我们的一种状态:迎风慢跑后坏心情随汗液排出了体外;地铁上,读到一本好书,竟然错过了许多站;某天上班效率奇高,前一天的难题,轻松搞定;当你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达到忘我的程度,并因此获得内心的次序与安宁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悄悄的潜入了你的心,使你快乐。这就是这本书探讨的“心流”的体验。听过郭德纲的相声里讲的一句话:如果你的工作就是你喜欢做的事情的话那么你是幸福的,这是多么大的恩赐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我想,他说的这种状态就是“心流”的体验吧。
就在一周前,我下定决心刻意练习我的写作的时候,我以为会很难坚持,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吃力。虽然才一周的时间,但却让我在文字当中获得了一种满足感,更重要的是,我把这些时间用在了合适的事情上。
这个世界上有梦想的人太多太多,但真正去付诸行动并坚持的人却很少。焦虑这个词,我想我们都不陌生,它普遍出现在25—40这个年龄段的人身上;我也不列外,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焦虑;但有时候只会更加的焦虑,因为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个世界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你怎么做,比起那些坚持每天进步的人,我想我们应该更加的努力。因为,你不努力,谁都给不了你最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