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认知觉醒》、《认知驱动》思考
@丘杺,于23年初秋记
银杏叶(源于网络)第一本是思考人为什么焦虑、浮躁,应当如何解决
第二本是基于认知的开拓,讲述如何设定目标并执行以成事
认知(源于网络)“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着实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反思后的智慧。绝大部分的时空里我们对别人、对自己甚至对一件事情的认知都是含糊不清的,不够具象化。比如总是说自己很忙,是真的很忙么?
人类(源于网络)《认知觉醒》读完后我对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已忘却,只记住自己理解的核心思想: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在欲望上急于求成、在行动上趋难避易的心理,比如我经常想着买张彩票一夜暴富,或是经常想着年薪百万却不去做任何的学习和尝试,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人习惯于享受短期或者是眼前的快乐,究其根本原因是人的本能脑和情绪脑在支配着人的行为,让我们一直喜欢待在舒适区,这是天性。很多时候我们焦虑的事情都是未发生的,都是自己在作自己。这里我觉得核心原因是在《认知驱动》中所讲述的那样: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总是那么宏观、伟大和遥远,比如我想挣个1000万。基于这个目标的后续拆解一点没有,没有明确可执行的细分目标和具体任务与动作,以至于自己出现阶段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周期现象。
人生目标(源于网络)那么目标应该如何制定,主要是遵从以下4个要素来考量:
(1)有价值;
(2)利他的;
(3)可复制;
(4)跨界的;
我仔细想了想,其实你所制定的目标不一定完全需要都具备这4个要素,但是如果是长期的人生目标务必要具备,只有都具备才可以保证你的目标和你的行为是可持续的。这4个要素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有点重合,有价值就是要解决他人或自己的核心诉求才会产生价值,否则没有意义,像许三多一样,要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作者对有价值这个事情多加了一层修饰,即这个价值他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如果是短期的只会助长你的急于求成的心态;至于第三点的“可复制”是一个次核心的要素,他能够让你的目标持续产生影响或效益,本质上是量变产生质变的逻辑,我们基于目标引发的行动最终会形成我们的产物,这个产物和产物的形成过程需要具备可复制性,这样可以将你的付出得到最大化的回报或是反馈;至于第四点的“跨界的”,我理解是一个壁垒或者是一个门槛,我们很多时候短期能够做成的事情基本上是一些简单的事情,而那些复杂的事情总是夹杂着各种各样理不清的关系,需要用到各类知识的整合才能去完成,这就依赖我们的理智脑去帮助我们利用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去做目标的构建与达成,让自己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后带来一些成就感、荣誉感和高度。
目标拆解(源于网络)至于目标的制定和拆解,如何落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要打持久战,需要足够的耐心、精力来持续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和跨越,这就需要一些理论和技术来支撑。我们总是对目标、动作和计划不清晰,处于模糊的边缘或半清晰的状态。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消除这些含糊不清的信息,可以通过写下来的方式不断地去追问背后的逻辑,记住一定要写下来不要放在脑子里,想和写是两码事,成年人都知道的道理;第二步是制定合理的方法和计划来去执行,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脑力来去完成,我比较赞同作者提供的“早冥读写跑”的方式来不断地去创造,通过最科学的作息方式来帮助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基本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步是如何做到对上述的坚持,这一点当我读到作者针对执行过程的“凭感觉”一词时,我其实感觉挺有意思的,也挺感兴趣,有点玄学的味道在里面,本质上讲的道理其实类似于现在各个企业的slogan: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无论是情绪上的专注还是思维上的专注,就是凭着一份信念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最后一步也是达成目标最重要的一个助推器即元认知,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复盘总结去持续提升自己的选择与判断能力,能够让自己行进的方向少一些弯路,也能让自己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进化。
行动(源于网络)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目标的制定去付诸实际行动,如果每天都在为未发生的事情冥想、焦虑,那将一事无成,一切在于行动,我们要像许三多一样去脚踏实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请一定要记住保持这样的状态: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你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一个干大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