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263036/73c60a653431bf70.jpg)
这是一部讲述生存问题的书。“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弗蘭克爾非常欣赏尼采的这句话,并在书中多次引用。奥斯维辛的经历不啻于一场噩梦,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反而強化了他的核心理念: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傳的那樣,只是簡單地祈求快樂,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導的那樣,只是為了爭權奪利。人們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巨的使命。
看這書的那幾天,剛好老爸生病在醫院勸手術,晚上和護工一起陪護老爸,看著老爸被病魔折騰,作為子女心疼卻無能為力,不僅也多次問自己“人為啥而活著?活的意義是什么?”。在你赤條條光著身子來到這世界時,每個人都 一樣的健康,單純,干凈。而每個人走向人生的暮年,卻不盡相同。每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也截然不同。有些罹患重病的患者,無論是為了延長生有生之日和家人一起分享生命的快樂,亦或是為了尚未完成的工作或延續下一代的使命,任何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都使得他們能夠忍受病痛的煎熬。老爸的病情相對較輕,但是子女和老媽的過份焦慮,使得老爸病情恢復緩慢,直至除夕當日才勉強出院。終其原因,一是老爸年紀已不小,無法迅速恢復體力,二是老媽心態不好,影響了老爸和全家人的心情,情緒不好,就會連鎖惡性循環。老媽文化程度不高,但又極其自信,這么多年老爸遷就著她,守護著她,她一直生活在幸福的大環境下,任性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爸生病了,她失去了內心強大的支撐點,變得極其的敏感和不自信,索不知她的無知影響到了老爸和全家人的生活環境。
境由心生,當你對生活充滿抱怨和不滿時,你的精神將高度緊張,這種緊張可能會摧毀你所有的價值觀念,使你懷疑一切,讓你的生活軌跡總有各種的不如意和磕磕碰碰,漸漸地也就喪失了感受快樂的能力,老媽已經生活在自已的思維空間近70年,無法改變她的生活方式,只是希望老哥的孝和順能帶給她些許的自信,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擯棄環境的侵擾,學會追尋生活的意義,這一直是個永恒的主題,也是我一直在努力追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