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阅读完三节内容,我就迫不及待想输出,因为触动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首先是对知识和信息的区别。为了弄清楚信息的真正含义,我求教了百度: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我对信息的理解是:有关人类的一切信息。如:刷视频、看头条、卖东西等等。知识能够改变我们行动的信息。如阅读后的思考和践行。
弄清楚了信息和知识的区别后,我们在反观我们身边的事例,发现弄不清两者关系的人很多。如: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作业。老师给孩子们的是信息,孩子们把这个信息经过思考变成作业这是知识。
其次,临界知识。刚开始感觉很难,在看到大家讨论的过程中明白了它就是规律、底层逻辑。这段时间的思维模型训练,让我受益匪浅,这就是临界知识发挥的巨大作用。就如“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年轻时,我们都因为这句话而努力的学习,最终结果却发现它改变不了命运。因为我们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出现偏差。知识不是学的越多越好,而是你对知识的深度认知,才能决定你的命运。
你看最近抖音里非常火的董宇辉,他是农民的儿子 ,就是在不断学习、成长和思考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我周围大多数人认为学习知识是积累的过程,我不这么认为,它是思考的过程。
最后,提升认知深度。刚看到这儿,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句话“商业理论家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有言,“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可能是惟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当时看完就过去了,在静下来的思考中,发现这句话不对。因为学习速度的快慢,不可能成为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它缺乏对事物的深层理解。
随后又思考它形成的原因,认为可能是翻译者的原因。因为好多外国书籍是很好的,因为翻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翻译出的书籍有好有坏,因为我曾经就遇到过。为此,我曾经放下阅读书籍的欲望,改成看了它改编的电影,特别美,特别享受。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能一锤定音,而要学会放下和接纳。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受益匪浅。因为我曾经就是一个只看表面,不懂思考和包容,别人无意的一个眼神,都让我惊恐不安,在自身上想象种种可能,活的很累很痛苦。只有学会放下纠结和情绪,我们就会收获愉悦的自己。
今天的朗读感悟,打通了我认知的盲点,弄清楚了信息与知识的区别,理解了临界知识的概念以及如何提升认知深度,并为我参加今晚上的共读活动打开了思路,希望带着这样的认知思路,能投入到与大咖们的交流讨论中,不在是做潜水队员。今晚的自己 ,一定要迈出这个大门,因为大门外有更美丽的景色在等待我的欣赏。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