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生活非常简单,论文、考试、找工作三座大山;寝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看书、锻炼、休息三位一体。倒计时软件每天提醒我还能在学校待几天,感觉自己像一个欠了很多债的赌徒,要赶在deadline之前拼命把学生时代的债还清,甚至还想捞一笔。坚持和专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养成了早起晨读的好习惯,体重保持稳定,模考成绩稳步提升。
闲暇的时候读了两本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至味》和《浮生杂忆》,前者写吃,后者写人。喜欢汪老的散文更甚小说,他的散文真是散啊,作为高考作文大概不能得高分吧,不设计前因后果,朴素明快,段与段之间没有太多关联,随便拎起一段就能读。汪老是个非常真诚的写作者,记人就是记人,写物就是写物,一闻就有老岁月的味,表面的浮华早就被时间洗掉了,只剩下铮铮铁骨。如果你刚坐了过山车或刚看了恐怖片,汪老的散文说不定能让你迅速平静下来呢。
昨天下午给《战狼Ⅱ》贡献了票房和眼泪,回来看到一篇关于为什么要移民美国的文章,看起来言之凿凿,但,究竟什么是爱国?不是因为她一切完美才去爱,而是在看到她的瑕疵之后,还能深爱。没错,我们的国家还不够民主,不够平等,不够自由,但当你看到这个国家的不足时,第一想法难道不是如何让她变得更好么?你还没有尝试去改变,就这样对她绝望了么?逃避和转移能解决问题么?反帝反封建的战争年代,那么多仁人志士都没有丧失对祖国的信心,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各个阶级都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她贡献智慧和力量么?
《人民的名义》中有个片段我印象很深,李达康托王大路告诉女儿:“我希望你回来,不要抱怨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不欠我们什么。”还好有这么这么多热血青年对祖国充满信心。李一诺创办一土学校,努力扭转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身边有许多学长学姐考进外交部,他们恪守忠诚、使命、奉献的准则,在世界各地为“大国外交”贡献力量;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才有了《战狼Ⅱ》中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精确打击的场景。祖国还不够完美,而这,正是我们的使命。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更深刻地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不懂得什么是阶层差异、什么是权力寻租、什么是拜金主义。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学校的图书馆里,安放着鲁迅雕像,就以树人先生的话作为结尾吧: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