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萦绕心怀的是穷困潦倒时吃的剩饭白菜炖豆腐 ──“珍珠翡翠白玉汤”;乾隆下江南,令他食指大动的菠菜烧豆腐,美其名曰“金嵌玉印红嘴绿鹦哥”;慈禧太后驻颜有术,每天必吃润肤养颜的珍珠豆腐功不可没......
在80、90后的记忆里,非常熟悉的一句歇后语就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儿时不懂寓意深,现在回味过来,“清清白白做人”是一句多么简洁而有力的格言。
对于廿八都古镇来说,古代挑夫的下饭菜,出名在外的八大碗宴席,寻常人家的饭桌,文人雅士的食单,游人必点的菜品,都少不了这一味豆腐。
以豆腐为珠,以岁月为线,串起来的是廿八都古镇数百年来一代代人舌尖上的记忆。
2.
小时候就听母亲说过,谁家做的豆腐好吃,要赶早去买。最平常的做法就是豆腐切成小块,撒上一把葱花,浇上些许香油,再加一小勺辣椒酱,嫩滑可口的劲儿,仿佛到现在还齿颊留香。
廿八都豆腐的好吃,在于两点:豆子好和水质佳。本地的田塍豆,豆质新鲜、营养丰富、食用安全;地理环境特殊,山高水好,分享了钱塘江水系和鄱阳湖系,也就造就了廿八都豆腐。
76岁的姜大爷做了几十年的豆腐,他告诉我们,哪怕廿八都豆腐运到市区去,也做不出浔里老街风炉仔的味道。因为这里的水与城区自来水是不一样的,无杂质才能煮出这一锅地道风味。
当然还有这质朴不已的风炉仔,两层构架,上放大大的陶罐,下面可加炭火,这里家家户户都备有的家什,也是廿八都豆腐不可替代的“原料”之一。
3.
有些寺庙专门设立做豆腐的场所,说做豆腐是一种修行。制作出好吃的豆腐,非常不容易,耐得住性子做豆腐的人也越来越少。纵使机械化发达的现在,也很难找到机器替代豆腐制作的繁琐流程。
前一天下午就要将黄豆浸泡,水没过食材十公分有余,静置近十个小时候,吸收了水分的黄豆膨胀的极为厉害,等待它们将是另一番磨练。
次日凌晨,是磨豆和做豆腐的专场。机器研磨代替了以往的石磨,近百斤的黄豆历经研磨失去本来面目,化为豆汁,然后过滤、煮沸,点卤水,不一会就成豆腐脑了。
豆汁入锅而煮,汩汩如流水,最关键的一步是点卤成型,有用卤水,也有用石膏,转眼之间就化为清白方正的豆腐,无我相,无众生相,令人惊奇不已。
豆腐脑上板,板上承压沥出水分,静置几个时辰,揭开纱布,热腾腾白嫩嫩的豆腐令人垂涎欲滴。那浓浓的豆香里,充盈着小小的豆腐作坊,此刻东方将白,寂寥的古镇里只有豆腐人翻转木板的声音,平凡的令人动容。
4.
白如纯玉,细若凝脂,清淡馨香,是为中国豆腐。江山人念“豆腐”,发音和日语几近相同,在有着十几种方言的廿八都,说起豆腐来,倒有着同一种发音和钟爱。
廿八都只要家里有客人,这一锅豆腐是必不可少的:佐以鲜笋香菇,色泽鲜艳,细嫩香醇,令人大快朵颐,就着小酒和着暖意,清贫的日子因为豆腐而变得有滋有味。
豆腐的美味,随着廿八都镇旅游的发展,也出名起来。各家客栈也发明出多种做法来:洗净排骨入锅炖熟,加入豆腐和香料,让简单的豆腐香味四溢;或是满满一锅白豆腐加些香菇、青菜,道尽了柔软。
滚热的风炉仔吃一块豆腐,再喝一口薏米酒,清淡中有一丝几乎不可辨的苦,心怀众生苦,平心性生悲悯。廿八都的豆腐,是守住生活的本真,在舌尖上找回人生本味。
山珍海味都如过眼云烟,历尽繁华才知道。不如就来廿八都吃这一口清清白白的豆腐,感受来自古镇人未了的温情。
图为张纪中吃廿八都豆腐。
文字参考:物道 微信公众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