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第22期坚持分享第103天
近期孩子在幼儿园、兴趣班的老师们都反映孩子规则意识不强,会动同学、下座位等。周末的兴趣班,我会在玻璃窗外观察孩子上课的情况,以了解孩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动同学、摇凳子、抢玩具等。
随着孩子兴趣班增多,自然遇到的情况也更多。这段时间已经因为这些多次严肃批评孩子,但是他只有一个四岁半的孩子,这些行为对于一个儿童而言,都是背后有一定的原因、符合逻辑且正常的,我不想因为这些东西破坏心情、苛责孩子。
于是,我想需要去找些例外!
上周六下午送孩子上小主持人课,整堂课认真专注、跟随老师大声朗读、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和老师交流孩子上课情况,确实很不错。
下课后,我和孩子一路聊着回家,问孩子:妈妈注意到你在上课的时候小手放到很整齐、屁股没有离开座位、很认真的跟着老师朗读,你是一个遵守课堂规则、认真专注的男孩子……………妈妈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上课这么认真专注的呢??
孩子眉飞色舞的和我分享………………
然后和孩子聊课堂我们要遵守什么规则?什么是课堂上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孩子何以能做到?
白皮书第118页讲到,逆向思考地致力推动当事人改变的正向循环。开发孩子“何以能做对”之例外的相关决定历程、方法步骤、过程细节几结果效应等,并加以大大赞美之。别小看赞美这个技巧与态度,当事人在难过困顿时,不见得想得起或看得到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协助当事人发现、觉察、确认、认可自己的优势与资源,也不贵是一个简单的历程。充分赞美当事人,是辅导当事人的优先要务。
每个人心里都要有光,哪怕别人看到你在冒烟。——梁实秋先生!
愿我们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光,并温暖身边的人,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