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朋友打电话哭诉,儿子又离职了,这是他在大学毕业后的12年间,第7次离职。这期间,他在所供职的地方,最长的干了不到2年,最短的仅3个月。
究其原因,主要是无论他在哪儿上班,人际关系都会一团糟:看不惯同事,瞧不起上司,说话做事直杠杠的,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一切都是格格不入的。
最近的一次离职原因,是与项目组同事因技术上的分歧发生争执,项目负责人的意见更倾向于与之发生争执的另一方,于是,固执己见的他又递交辞职报告走人了。

朋友哭着说,这孩子简直就是个杠精,疫情当下,下个工作不知如何去找呀?
三十几岁的孩子,一次次艰难地找工作,又一言不合就离职,而每次离职,他都是同样的理由:我不喜欢随波逐流,我就是要做真实的自己,无论何时何地。
不难看出,这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心智与年龄不符,情商与学历不等,一句“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成了他逃避现实,拒绝成长的借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个性的就像是商品的标签,标注着你与他人的区别。
但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在与他人相处中,是需要相互融合的。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应遵循着既有的群体共性,让自己所在的社会、团体、家庭处于平衡健康的状态。
如果仅凭个体差异或个性秉性,是很难维系基本的平衡,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失去团队共事的能力。
其实,做自己也好,做真实的自己也罢,不过是一种方向,一种愿景,你在此岸,它在彼岸,你可以向往,但没有人可以完全抵达。

首先,有真实的自己,就会有虚伪的自己,并且虚伪的自己仍是真实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否认自己的虚伪,你根本就够不着真实。
其次,一个人,唯有在无人之境,可以做到完完整整的真实,独处时面对着自己,你无法不真实,也用不着对自己虚伪。
与人相处,你若敞开了完整版的真实,人人都会躲开,你也无法与他人好好的相处,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是不行的。
人一旦步入社会便会失去完全的纯粹和天真。什么是纯粹?你心里想的,要的,做的,嘴上说的,脸上挂的,是完全统一的模样,这就是纯粹,这就是天真,这就是完整版的真实。如襁褓中的婴儿,尚未长大的孩子,以及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
正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你,真的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每分每秒的做到吗?
回答是否定的。

纯粹和虚伪只在自己内心相互冲撞时才存在,否则,纯粹并不认识纯粹,虚伪也不知道自己虚伪。
当自己的纯粹为自己的虚伪难过时,虚伪才是存在的。当自己的虚伪和世故,开始嘲笑自己的天真之时,方知自己是天真的。
所以,当自己告诉自己要真实的时候,你其实正好感觉到自己此时此刻的虚伪。这时候的你,其实是缺乏与人相处的智慧,执拗于做真实的自己,只不过是你逃避现实的晃子。
最后,原谅自己的虚伪,与自己并不过份的,合情合理的浮夸达成和解,是一个成熟之人走向真实需要面对的。

让自己的纯粹不与自己的虚伪产生冲突,这就很真实。
人与人之间最应该被理解、被敬畏、被原谅,我们做不到彻底的真实,也做不到彻底的虚伪。只是,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不需要我们裸奔,它需要我们披一件外衣,去和谐周遭的环境。它不是虚伪造作,不是逢场做戏,也不妨碍你做自己。
这是成熟,也是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