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反映的很可能只是学识渊博,而不一定反映高见识。博士、硕士的学识普遍没问题,见识未必也没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的认识,其实都只是局限于专业领域。只要超出他们的专业领域,他们的认知与见识可能比文盲半文盲都强不到哪里去。所以,有高智商不代表就有高智慧,智商与智慧不是一回事。
从智商反映的主要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超强普遍与感觉力、知觉力、记忆力有关,这种人反应敏捷,擅长执行,一般都会成长为将才,适合解决科学技术性问题。从智慧反映的主要是领悟能力,领悟能力超强与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有关,这种人反应不太敏捷,但是擅长决策,很容易成长为帅才,适合解决经营管理性问题。
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当然需要大量科学技术性人才来解决,但是更加需要经营管理性人才来策划。只有将才,缺乏帅才,几乎没可能成得了大事。所谓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张良与韩信其实都只是掌握了不同技术的将才,能够利用他们的刘邦才是统帅之才。将才需要的是执行力,帅才需要的是大局观。解决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最需要的是大局观,要可以面面俱到。
在把握人性方面,最能显出不同人才见识上的差距。比如可能都知道趋利避害是根本人性,却不一定都能够清晰明了利害关系。特别是对利的认识,像马克思这样的顶级学者也有局限。马克思只知道站在劳工阶层的立场来分析利益问题,将劳工阶层对物质利益的根本追求,泛化理解成是所有阶层的根本人性,以为凡是人必定要以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穷人与富人没什么两样,都是想要追求物质利益。所以,人有了钱,必定还想要有更多的钱,人人都是贪得无厌。
事实上,很多人有了钱之后,未必还想要赚更多的钱。能够吸引人的,不是只有赚钱的事业。人性不仅是有占有欲,还有表现欲。追名逐利,越是高层次的有钱人,想要扬名立万的欲望越是强烈。当有钱人产生了想要扬名立万的欲望,他大概率就会视金钱为粪土了,甚至不惜为追求理想倾家荡产。所以,马克思只是个学者,他准确把握了劳工阶层的人性,只是对低层次有钱人的普遍人性有所了解,缺乏对有钱人中想要扬名立万特殊个性的深刻认识。
正是存在大量想要扬名立万的特殊个性有钱人,他们追求政治、追求文学、追求各种高尚理想,自然会产生倾向善良的动机。因为只有通过美德,才能获得万众敬仰,从而也使社会越来越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