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洞人 著
所有学佛人都爱说“平常心是道”,但都是胡说、邪说、魔说,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是平常心。不懂得歇的人是没有资格说平常心的。只有呆在歇中,才能平,才能常,这才是真正的平常心!一出这个门就不平、就不常了。所以,顿悟法最后就浓缩成一个歇字!其实,说歇都是不得已,歇到最后连歇的念也没有,才算歇到位了。
歇就是“保任”的具体实施。保任不作保任想,歇不作歇想,就在这个位置呆着,久而久之,不成就才怪。
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叫“一门深入”。十法界就没有哪一门可以成就的,因为根本就没有门,但凡有门,但凡有法,都是方便法,都是路途风光。
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从某个门努力可以,到最后的阶段,就是一歇,这一歇哪里有门?哪里有法?但凡有门可入就可出,有入有出,就是二法。歇着多轻松啊,歇着就会长能耐,歇着业力就会慢慢脱落,能量就会往上走,智慧也会逐渐打开。歇的过程就是吸收能量的过程,吸收了能量才能提升,提升后又有利于吸收更多的能量。
修顿悟法第一步要先找到歇。通过他人的引导,如果明确无误地找到了歇,那他自己就能确定见性、见此我了,因为不是真有个什么东西可见的。如果这时候对此我还模糊,说明他还仅仅只是摸到了边,而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种情况接下来得抓紧学习三本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明晰,否则非成悟后迷不可。昏昏沉沉不是歇,无知无觉不是歇,无思无想不是歇。如果头脑空白就是歇,那植物人歇得比谁都好。
歇的过程中,此我就像镜子,映照一切而不动。不管是外在的景象来了,还是内在的情绪动了,你自然知道,但不与他们搅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