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太奇的艺术
关键词:电影蒙太奇;文学蒙太奇;蒙太奇艺术
何为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一词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电影发明后又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指电影片段的剪辑和拼接组合,是整个电影重组的形式和方法。
蒙太奇的定义很简单:提取出一个所想表达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根据具体的创作构思将若干个不同的镜头拼接在一起,表现单一镜头所无法表现的含义,引起观众的联想。蒙太奇的拼接手法需是艺术的,如连贯、对比等,最终形成将设定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的完整成品。
电影中的蒙太奇
2019年肖央主演的电影《误杀》大火,将蒙太奇一词带入了观众们的视野里。
颠倒蒙太奇:影片分别拍摄出了两条不同的回忆线,一条是男主希望你相信的,另一条则是事情的真相。两条回忆线穿插在一起,时间空间被巧妙地打乱了并交错排列完成一件事的叙述,形成了顺叙、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剪辑方式,无疑要比顺着正常的时间轴一帧一帧讲真相展现在观众眼前更博人眼球。吸引到观众带着疑问的态度陷入电影里,我认为这是这部电影巧妙运用蒙太奇手法的一大成功。把简单的叙事结构变得复杂,把单一的叙事模式变得多元。
交叉蒙太奇:《误杀》中男主用到的是交叉蒙太奇手法,剧中男主李维杰一家借用酒店的监控摄像头,模糊了观众对他们出现在酒店时间线的观念,使观众观影时充满了疑惑,为影片增加了更多的悬念,让观众难以猜测到结局。交叉蒙太奇手法是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两条或者数条情节迅速而频繁的交替剪接在一起。各条线索相互牵连,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容易产生悬念,吸引人的影响,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隐喻蒙太奇:所谓的隐喻是指通过一个事物来隐喻另一个事物。《误杀》电影中,先后多次出现与羊以及与羊相关的场景。其中重点“隐喻”的运用,是在羊与寺庙的联系。李维杰第一次去寺庙里祈福布施,羊出现在僧人背后,寓意着善良。第二次,李维杰用死羊掉包了素察尸体以后,再次去寺庙布施,被僧人拒绝,僧人背后的羊也不见了,这代表着心里的恶占据了善。一直到后面影片末尾李维杰又回到寺庙,他已经决定认罪悔过,公布真相,面对僧人他问心无愧,羊也又一次现身,善又回来了。
羊代表了善与美,李维杰本性善良,但为了家人平安,才作出杀人的举动,点了电影的主题 “误杀”。
悬疑片的艺术,即运用各种剪辑手法、音响、运镜、渲染,激发出观众对未知情节的一种期待,引人入胜。蒙太奇无疑是悬疑片最好的搭档。
文学中的蒙太奇
文字无法做到像电影镜头那样剪辑重组,但是像叙事性强的小说作品,作者依然可以在纸上操纵时间线的走向,运用倒叙的手法使故事变得跌宕起伏。在鲁迅小说中,倒叙是常用的方式,如《故乡》中,为了突出三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先是回忆了少年时闰土的可爱,然后再是现实苍老的闰土,通过闰土前后的变化说明了闰土经历岁月,艰难生活的状态。鲁迅采用先扬后抑的笔法,先是倒叙让我们见到少年闰土,更让人觉得惋惜,痛恨改变泯灭闰土的旧社会。这时即使没有影片展现在眼前,读者脑子里也已经有了一个闰土大致的形象,年少时的闰土是什么样子,成年后的闰土转瞬又变了另一个形象,甚至幻想出的都会是两个人完全不同的样子。因而在鲁迅众多篇幅的文章里,闰土一直是一个形象非常鲜明的角色。
我国诗歌文学中,同样也有蒙太奇的出现。著名诗人诗画双绝的王维,被评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写山色优美,表达山居悠闲。诗歌中有山的绿色,有清泉的水声,也有在竹林间洗完衣服归家的妇女。诗人的笔头就象电影的摇镜头,这一刻拍的是青山,下一刻就转向岸边竹林,使我们先听到妇女喧笑的画外音。
可见蒙太奇并没有局限性,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用影片,只要能给人带来极致画面的美,展现艺术的炫彩,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心境,就是一份完美的蒙太奇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