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目之所及都是从前

目之所及都是从前

作者: 孟小和的一亩三分地儿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1:34 被阅读0次

故事太旧,捡起来怕是要重重的拍一拍积尘。

目之所及都是从前。

记忆中的泥巴路早就铺满石子。直觉还算准确,每一个拐角都对。

街上的大部分偶遇都在忙碌着手里的活儿。习惯性微笑着把目光虚化。依旧胆小如鼠。

不去仔细辨认他是谁。毕竟要认出自己也需要咂摸咂摸。就省却了这麻烦吧。

汪里的那口大井还在。不知道它是不是十里八乡最大的一口井。不管,它就是神圣的独一无二。

不知道算不算顽皮,还是坚持巷子里挤过去。

院子外意外的没有发现拿着杆子掰春芽的大家。

从前的这个时节,这里还是热闹极了。几个举着杆子掰树芽的大人,几个满地争着捡春芽的孩子,院子里还有几个用浸湿的玉米皮捆春芽的老人。

错了,不该有大家。连我都不是那个穿着二妗子亲手做的绿旗袍满大街跑的丫头了。

门槛儿还是从前,板凳也是从前,而这个从前已经是二十多年前。

小时候以为长大了就能怀抱院子里的这棵槐树。长大了才发现,槐树老了,小时候的自己天真了。

水井旁的碾台格外亲切。这并不冰冷的石头上吃过团圆的饺子和小姨做的很咸的菜卷。

就不往堂屋里走了。怕自己起执念。

姥娘人缘好,总有人陪她门外闲坐,院子里唠嗑,堂屋里喝茶。

寒食上岭的时候,看到了一处似曾相识的身影。扁担的一头挑着热水,一头挑着竹篮。能想到篮子里祭品很足。有酒有肉。果子里一定带了苹果。菜碟里一定有炒鸡蛋和炖豆腐。最重要茶壶茶碗和茶叶怕是少不了。这叫讲究。这是专属姥爷姥娘他们这个年代的讲究。阿爷阿娘这个年代都不曾坚持。

想起几年前去济南府参加考试,考场外小卖部买了块面包。本想跟卖面包的老夫妇要杯热水。结果老夫妇不仅给了热水还当即把卖面包的筐收拾了收拾倒扣做了张简易的桌子,搬了马扎,请我坐下吃。只可惜这种讲究怕是早就不复存在了。就好像姥娘门前趟过河就可以回家的小路早就淹没在草丛里。

不过,也有所继承。今天敏子姐姐批评成俊不要把沙扬起来,喊了一句:我数到三。这话倒是跟小姨学的,连口气都一模一样。那天阿娘还说小姨kou的跟刀螂似的。

得着机会跟老舅聊了那么几句。感触颇深。老舅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呀。老舅也说眼眶子别太高,咱挑人家也挑。老舅坚持这小孩得踏实本分最重要。……嗯,老舅老了,不过依旧很帅。

春芽是三姨举着杆子掰的,敏子姐姐非要试试。掰春芽的杆子接到了姐姐手里。捆春芽工作也非三姨莫属。只是,姐姐举着杆子没一会儿就肩膀酸的受不了了。埋怨姐姐逞强的自己接过杆子。这些我们做不好的事情恰恰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哪怕只是看起来做的毫不费力。不过我也没忘了强调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毕竟我那么弱不禁风。

你看,年纪轻轻的我们还没有独当一面的准备,也没有成年人挑大梁的能力。所以,请你们老的慢一点,再慢一点。

逃避了姥爷寒食坟那天的大家,选择了这个普通的傍晚。我怕,我看不透这物是人非。

也许明天的故事没有昨天多。也许现在的大家也少了从前的影子。

日子那么可可爱爱。这小小的人儿就再温暖一点吧。

超长假期里名正言顺的超长陪伴。感恩❤

相关文章

  • 目之所及都是从前

    故事太旧,捡起来怕是要重重的拍一拍积尘。 目之所及都是从前。 记忆中的泥巴路早就铺满石子。直觉还算准确,每一个拐角...

  • 目之所及都是你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 心之所想,皆是过往; 眼之所看,皆是遗憾。

  • 三行情书

    在汹涌人潮中展目而望, 目之所及, 都是你。

  • 想你, 心长了眼, 目之所及, 都是你的笑容。

  • 目之所及, 都是过客。 直至遇你, 方知我心。

  • 目之所及

    目之所及 能看见暗夜里的一点烛火 仰望星空 也能看到 相距几十至几千光年的星座 可我的眼睛 捕捉不到你的 影像光波...

  • 目之所及

  • 目之所及

    目之所及,玫瑰凋零。 花瓣飘落,芳香遍地。 踏遍此路,无从寻觅。 人来人去,繁华孤寂。 目之所及,人才济济。 才华...

  • 目之所及

    我立于高处,一眼望去,皆是风景,云朵的分层,夕阳的染红,还有作为背景板在明暗中渐变的的天空。 总有一个临界点,那是...

  • 目之所及

    这奇妙的大自然,构建了神奇的生理结构。作为地球主宰者的人也有等级之分,根据视力的不同有远视眼、普通视力和近视眼之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之所及都是从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gx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