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343342/8a9f3f1d174bd44a.jpeg)
我发现父亲老了
22天,未曾想过的改变,发生了。
最意想不到的是我的父亲。——昨天,也就是我入营的第22天,我爸突然跟我说:“其实很多事情是强求不来的,你自己考虑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我愣在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就在半个月前,我还在与父母冷战、僵持,甚至一言不合就开吵,对同事也是“看哪都不顺眼”。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的关系慢慢缓和了。
也许是我主动关心战友的时候,也许是我第一次在群里唱歌的时候,也许是我一遍又一遍录制表演视频的时候。
我不断的刷新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发现另一个自己,也开始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我开始考虑与父母争执的原因,开始真正关心他们,不再一味抱怨。我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情绪,之后父母再唠叨我的“终身大事”时,我会安静的听完,然后告诉他们:
“爸妈,我理解你们的苦衷,可是你们这么说,我心里会很难受,徒增很多压力,事情也没解决。”
爸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反问自己:“是我给你的压力吗,我一直在劝你不要有压力的啊。”
看着父亲两鬓的白发,我开始心疼,原来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沉重的爱,让我们越走越远,而这最终的原因,是我不曾真正体察过他们的感受。
这正是行动营教会我的,“你最应该想的问题是,你能为这里做点什么。”而我能为爸妈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最真挚的关心。
我发现同事很好看
与同事的链接是从我第一篇文章开始的,我主动请教,让她帮我点评文章,她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我们变得更加密切。
在朋友和战友的鼓励下,我开始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写好,因为只有真的相信,才会真的改变。
我试着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明确目标、确定文体、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写故事的时候注意细节描写,着重体现人物性格,让自己的文字活起来,结尾也尽量带给读者惊喜。
一开始只是照猫画虎,按着最佳文章找思路。慢慢的,读的书越来越多,可用的素材也多了起来,我开始尝试其他文体,转换不同风格,也逐渐发现了自己的独特性,以此顺利渡过了疲惫期。
原来,找到自己的节奏,以最舒服的方式去写作,你的舒服就是读者的舒服,这个时候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
每天这样的读、写、练,等到第十天,我再一次给同事读文章的时候,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赞,而她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我发现我的不一样
安叔拆书时说到一句话,“要写作,起码要了解自己。”这正是一度困扰我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可是那么多的大咖都在说:
“做,就对了。”
“去实践,去应用。”
“只有1/10000的人可以做到,是不是你?”
所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写吧。然后写着写着就发现了,原来我是抒情派的,遇到情感类的文章能够得心应手,甚至把自己都感动了。这,应该是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吧。
Bobo的“让你的声音成为你的名片”很触动我,那也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世界听到,希望能传递更多的美好。
我试着练习bobo老师提到的方法,平时深吸气数数,录音的时候,手指按着喉结的位置,尽量让它处于最放松的状态,然后吸气、朗读。我发现与之前不太一样,不像我平时听到的那样,很有底气、很舒服、很温柔,原来我竟有如此细腻的嗓音。
听的最不舒服的一节课,是戚老师的演讲分享。因为我从小就开始登台,从童话故事到英文读物,从国旗下讲话到各类演讲比赛,我是很享受舞台上的感觉的。可是因为高考,到高中就断了,这也是我最大的伤痛。
这次听到戚老师的课,就像听到曾经老师对我的指导,熟悉又陌生。我认真的听着、记着,想象着自己下一次登台的样子,能不能达到“哇”一下,“哈”一下的演讲效果,能不能“学”一下这次的经验,让下一次更好,想象着,还会不会有下一次。
心里莫名的失落,但又有些许的庆幸,我的执着我的念想,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我的信念让我不安于现状,走向更高的地方,而我迈上的第一级台阶,就遇到了你们,拼搏的、奋斗、勇往直前的你们,而这,正是我理想中的自己。
我发现了更好的地方
时光转瞬即逝,我们迈向终点,而这恰恰是下一程的起点。在这里我学会了读书、写字、念文章,也学到了互助、友爱、与奉献,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发光点,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从这里起航我将走向更好的地方,而更好的地方就是,因你们而美好的每一个角落。
战狼五连 3排9班 wo盼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