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谈鲁迅

漫谈鲁迅

作者: 无柔亦勇 | 来源:发表于2018-05-18 16:09 被阅读0次

鲁迅的文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但一直以来,我们困扰于鲁迅文章的时代背景。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刻意去回避它的时代背景,但却不是唯一的解读角度,如果我们一直纠结于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反而失去了鲁迅文章的本真。事实上,鲁迅文章从来没有跳出过人性的探讨,以及人性在社会浸染中的变迁和扭曲。今天我们以鲁迅三篇,三篇文章当中的角色为例子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的人,但这个人物在本篇文章当中却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象征着处于苦闷和徘徊当中的社会中层,不上入不了上流社会,向下又不敢与贩夫走卒为伍,解脱这一阶层的尴尬与艰难。这一角色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超越时代性。

        我们再来看一看《孔乙己》当中的“我”。鲁迅特别强调,我在当时十二三岁。孩子的行为是最为本质和纯真的反映。本应该是最为纯善的我,却对孔乙己没有丝毫的怜悯和善举,表现出的却是嘲笑和讽刺,折射出人性当中极为丑陋的一面,人性丑陋的象征,有丝毫的掩饰。

        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乡》中的宏儿和水生。可以做出推断,20年后,当宏儿和水生再次见面的时候,水生依然是一句“老爷好!”这种社会的阶层意识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亡。

        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就更有意思了,纵观其全文,主题只有一个:沉沦。作者先写其在百草园当中的快乐生活,然后写私塾生活,这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干预一个孩子的生活,我的快乐在逐渐减退。文章最后写他那位同学,变成了一个乡绅。这是表明一个孩子在社会的浸染当中,彻底的迷失了自我,都失了本真。文章最后说,他们丢失了西游记和荡寇志,以及那些画作。丢失的仅仅是西游记和荡寇志吗?是人的本性。

相关文章

  • 漫谈鲁迅

    鲁迅的文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但一直以来,我们困扰于鲁迅文章的时代背景。当然,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刻意去回...

  • 漫谈 鲁迅

    昨天收到美国友人email, 让我谈谈鲁迅,今早回复,也记录在此。 清晨起床,对这个话题饶有兴趣,一时不知如何下笔...

  • 漫谈鲁迅之《野草》

    鲁迅先生曾坦言,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中体现。诚哉斯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而其涵集7...

  • 漫谈鲁迅、彭斯和美粉

    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不待言;彭斯,美国副总统,近日因一场抨击中国的演讲而名声大噪;美粉,专...

  • 再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漫谈

    玩快手,刷抖音,看视频,3倍速看爽剧。先是快感。再放纵。最后迷茫悲凉 不经意搜了世界十大文豪。鲁迅名字再现脑海 静...

  • 经典|140字微小说

    周六晚,乔一家围桌用餐,漫谈。 自从乔读初中住宿后,这是难得的温馨时光。 “爸爸,初中语文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先生...

  • 从容的忘却——漫谈鲁迅先生批评

    很多记忆已经渐行渐远,呐喊也已慢慢随风飘远,问苍茫大地,何人再领风骚?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从容的,有一种慢条斯...

  • 漫谈培训简史(完结篇)

    前情回顾: 漫谈培训简史(一) 漫谈培训简史(二) 漫谈培训简史(三) 漫谈培训简史(四) 二战结束了,人类文明进...

  • 《鲁迅藏书志(古籍之部)》与《鲁迅古籍藏书漫谈》

    上周写了一篇《“藏书名士”》的文章,想把自己爱书、藏书、读书的故事跟同好分享,如果有人读就写成系列,如果...

  • 架构文章

    架构漫谈 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架构漫谈(二):认识概念是理解架构的基础架构漫谈(三):如何做好架构之识别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ig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