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官方有偿征稿2...闲情偶记
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作者: 心向往之的毛毛虫 | 来源:发表于2020-07-02 20:36 被阅读0次

    下午,骤雨忽至,闲来无事,不妨读几页书吧。说来惭愧,很久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纸质书了。打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的卷一之第一章"文忠公",开始阅读吧。

    (原文内容:要了解一个已经死去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

    (原文内容: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

    理由如下:

    第一,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上的卓越,时至今日,他的诗歌和绘画的成就仍是天地间的一大奇迹,几乎无人超越。

    第二,苏东坡的生活资料比较完全。远非其他中国诗人可比。有关他漫长一生的多姿多彩的资料,既存在于他自己浩繁的著作中,也存在各种史料中。

    (原文内容:苏东坡并不记日记……记日记对他恐怕过于失之规律严正而不自然。但是他写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有日期,有的不记日期。)

    而别人忙着记载他的言行,钦佩他才华的人精心保存他的书简题跋。竞相抄写他诗作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的多数作品虽然纯良真“”挚,然对当朝政治稍有异议。于是招来当权者的不满。当时形势严峻,乌台诗案,彻底改写了他的命运,使他几乎险遭不测。

    贬谪其间,他曾对莫逆之交吐露心扉:倘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足见他精神上的真诚坦荡,这种特性,使他能在被贬至蛮荒的琼崖海岛时,也能潇洒处之,也许是性格和命运使然。

    东坡之性格富有现代人的性情,他始终具有青春的活力,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之心。他虽然饱经忧患,但他的性格却更加的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怨天尤人,尖酸刻薄。这一点也是我们喜爱他的重要的原因。

    人生如梦,盖棺定论。人生如戏,演的如何,幕落之时,乃下断语。东坡一生,穷达多变,旦夕祸福,各个阶段的吉凶顺逆,同样无可避免。

    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当政年间长大,在一个野心勃勃但心地善良的神宗皇帝在位其间做官。在一个十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读苏东坡传记,也是进一步了解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的历史。宋朝终因小人当政,国力耗竭。

    东坡青年时期,朝堂有一批淳儒贤臣。北宋将亡之际,他们已悉数凋零。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的心腹取而代之。到第二次党争祸起,童子帝王之下,正义忠良之臣大多已经作古,也有在贬谪中去世的。

    (原文内容:宋朝国力之削弱,始自实行新法以防“私人资本之剥削”,借此以谋“人民"之利益,而由一个狂妄自信的大臣任其事。对国运危害之烈。)

    苏东坡拼命用个人的常识向经济学家王安石的逻辑对抗。但政治家为达目的是不择手段的。自然会罢黜异党之辈,清除持异议之流。手段之残忍,难逃东坡之慧眼。他和王安石的冲突,既注定了他一生沉浮宦海的命运,也决定了宋朝的国运。

    而两个人冲突的结果呢,谁也没看到北方异族对宋朝的征服。而苏东坡却亲眼目睹了王安石的新法导致的老百姓在五谷丰登的年月却背井离乡的现实。因为他们无力偿还因被逼向官家借的款项与利息。

    而那些权贵对此却装聋作哑,乃予以粉饰,极力夸张,试图锦上添花。他们以国运为儿戏,仿佛国破家亡的后果与他们无关。

    苏东坡无奈之下洁身自保,然内心却痛苦万分,个人力量的微薄,在豪权面前是多么渺小和卑微。

    皇帝虽有治乱的真诚愿望,但听而不聪,误信人言,以致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对于国之大事,黄帝时常犯错,而百姓只有听任高压政治的镇压,苟延残喘,生活倍加艰难。

    此时此刻,国家是需要一些清流之士站出来的,而真正愿意为国分忧的人士却位卑言轻。

    而拥有实权的当道者呢,却热衷于疯狂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之中,朋党的狂热竟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此等情形之下,北方强邻的攻入就势不可挡了。于是朝廷宫阙在异族的铁蹄之下化为灰烬。

    当历史学家漫步于荒草废墟之间时,不禁低头沉思遭此劫难的原因,但一切已无可挽回了。

    历史悠悠,东坡去世一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元佑党人碑的建立,也是宋朝朋党之间的的一个总结。碑上刻着以东坡为首的元祐年间当政的三百零九人的黑名单。碑上有奉旨他们的子孙永远不得为官。与此同样的石碑在全国各地各县皆有树立。这是要把反对变法的人斩草除根。

    在徽宗崇宁五年正月,此碑突遭雷击,破而为二,此是天意。徽宗大惧,于是派人在半夜时分偷偷的把端门的党人碑毁坏。以此来平衡朝庭的震恐。宰相发现,十分恼怒。

    此后,苏东坡的名气大增。他死后前十年间,凡是刻有他诗文的石碑,一律奉令销毁。然而禁止愈严而传愈多。而当时的士大夫竟以不能诵东坡诗而自觉气索,于是他们就象着了魔似的开始竞相传抄苏轼的诗作,而且以此作为文人身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一个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士是无法抵制苏轼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

    雷击石碑后五年,因一位道士向徽宗奏报曾见苏东坡的灵魂在玉皇大帝的灵前为文曲星,掌诗文。徽宗更为害怕。于是,皇家开始搜集东坡的手稿。流散于各地的诗文字画便得以保存于天地之间。

    新都杭州,南宋的高宗皇帝开始阅读苏轼的遗著。越读越着迷于苏轼的才华和学问,越读越钦佩苏轼的忠诚和大勇。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封东坡的一个孙子为大官。东坡的名气地位在此达至巅峰。

    孝宗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又赐太师官阶。

    孝宗赐予《苏东坡集》的序言盛赞他浩然正气。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华丽柔靡之作。的确,东坡的诗文有一种特质。他的文学给予读者一种快乐和力量,他的作品历代人人爱读,甚至历久弥新。

    至今中小学课本中把苏东坡的诗作几乎全部作为必背的篇目。而他的著作早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乘之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浇灌着我们脚下的坚实的大地,提升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东坡写信给谢民师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苏东坡文章的″真纯"为何物?他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为文之道妙哉。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情思美妙,表达够好,独特之美便自然而发。他认为好的文章简洁、自然、轻灵、飘逸。文章有此等特性,便不至于索然无味了。

    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必定是在赏阅苏轼之文。但是皇上对他的感叹赞美却使某些大臣更为害怕,所以这也是东坡一直流放在外的一个原因。但不管怎样,他的绝世才华,怎能被这些乌合之众所抵触和封锁呢!

    苏东坡天生聪慧,他是第一流的画家,超一流的书家,他善谈吐,而且游踪甚广 ,精通佛理。常与僧人往还,他也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文的。他为官一方,颇有政绩,开凿河道,治水筑堤,关心民情,救济饥荒,涉猎医学,自寻草药,尝试炼丹。他想与明月同在,他想与江河同存,他想攫取宇宙的奥秘,不幸未竞全功,终一笑而逝。

    但他是多么热爱这个世界啊!

    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上至帝王,下及农妇。而他的至交是侍僧和道士。

    他曾对他弟弟子由说过几句话,描写他自己再恰当不过: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的快乐是来自于混迹于普通人之中的感觉。

    其实他从来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皆因参悟人生,看淡得失,超然生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一切付之悠悠,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东坡画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一):苏轼,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kd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