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细一辈子:老井回忆录(三)

阿细一辈子:老井回忆录(三)

作者: 老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21:54 被阅读0次

阿细成婚的这件事,每次他说起来都说真是祖宗保佑,不然他可能得跟很多穷人家孩子一样孤独终老。阿细18岁之前都是跟父母住在深山里,每天务农,有时候跟着阿爹翻山越岭去卖点土货。阿细不喜欢住在山上,不过父辈们明确不想再搬家。所以18岁的时候阿细就跟父母提出要自立门户,他老爹很爽快就答应了,家里孩子实在多,成年后就得自力更生,除了长子要继承家业,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由选择。就这样阿细带着自己的两个兄弟一起拜别了爹娘,翻过山,来到山脚下安家,这里风水不错,离老家也不远,空闲了也方便回去看看老爹老娘。

阿细最初的时候是搭的草屋,三兄弟每人一间。兄弟三人都很勤劳,但也是真的太穷。从老爹那里出来只分到了几两银子。阿细有自己的打算,他计划先挣到钱,学点手艺然后再取个婆娘过日子生几个孩子。他哥想的简单,能有一天可以吃饱那就很好了。他弟弟16岁,都听哥哥们的。兄弟三人一起到张富户那里做佣工,阿细机灵经常除了做苦力,有时还帮张老爷跑腿,到商铺帮忙。哥哥人憨厚老实,有一身力气,肯干能吃苦。弟弟主要是跟着阿细跑上跑下。一年下来,阿细的工钱最多。

第二年阿细就不再做跑腿的佣工,他花钱去拜了一个做草纸的师傅,做学徒。阿细肯干能吃苦,师傅也喜欢教他,还会带去卖货。师傅的手艺很好,做出来的纸十里八乡的人抢着来买。在师傅家做了两年学徒,阿细终于学艺有成。师傅便让他归家自己做纸,师傅还给他发了工钱,希望帮助他创业。

二十岁的阿细还没有成家,回去老爹家里的时候老娘时常催促这三个不在身边的儿子赶紧成家。母亲的叮嘱阿细记在心上,不过实在是太穷了,应该没有媳妇愿意一起住草棚。阿细思前想后觉得成家立业还是得先建房子成家,然后再搞事业。和兄弟商议建房子的事得到兄弟们的一致同意。说干就干,请人工、买材料终于把祠堂和大屋做好了,阿细的钱也花光了。房子建好入住才两天,媒人便上门了,他给阿细介绍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不过是个寡妇,生过两个孩子,老公病死后孩子都归了她夫家,婆家打发她再另嫁人。女子叫阿月,阿月上门相看的那天阿细家里一粒米也没有了,她的哥哥也一起来的,兄妹二人对阿细的样貌和房子都很满意,阿细对阿月有些英气的长相和身高都满意,阿月身子差不多有阿细高,大概有168cm,人很麻利,说话很爽利。只是此时阿细心里很是着急,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家里一粒米也没有了估计这个婚事就得黄。阿细急中生智,让哥哥和弟弟2人帮忙在祠堂招呼客人,他把刚建好的大屋里墙拆掉了几块大泥土砖,露出一个洞,他便悄悄从洞口钻出去,跑去另一个村跟村里人借米,好心的邻居把米和菜借给阿细,阿细才得以煮了一顿像样的饭菜招待了未来的大舅哥和媳妇。就这样事情很顺利的定了下来,让仙姑合过两人的八字后,婚期便定在第二年春天。

还有几个月的时间,阿细想着赶紧把草纸做出来,以后一家人才有饭吃。他先去山里有溪水边不远的地方挖了几个坑在里面发好石灰水,然后去砍了很多的竹子,破开成蔑放进挖好的坑里,最后用石灰水泡住竹子和蔑。在山脚的地方开辟出一片3亩大的空地,一头用来搭木屋,一头用来晒纸。同宗的兄弟一有空就都过来帮忙,阿细还请人做了一个水车水碓,经过几个月的忙碌,终于把草纸的作坊建起来了。

草纸不愁销路,这个年代生孩子,上厕所、祭拜,火折子甚至是艾灸都是用的草纸。阿细的纸质量很好,受到走贩们的欢迎,最初的时候,远在邻县的师傅还会帮推荐阿细的纸。这一年老天爷也很赏饭吃,秋天天气多是晴天,冬天也是风天多过雨天。兄弟三人白天踩纸泥的、泡竹子的,做纸的,剥纸的,晒纸的,打包装的,分工又合作,每天吃住在这个造纸坊,累并快乐着。每个商贩上门都是挑一担米来换一担纸挑走。生意红火的时候还需要预订。忙不过来的时候,阿细也请了一些工人,还收购一些竹子。

一晃春天到了,阿细终于把阿月娶过门。结婚那天,阿细和张富户借了一辆牛车,高高兴兴把新娘子接了回来。他赶着牛车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双眼坚毅望着前路,充满希望与憧憬,他黝黑的脸上笑容不断。娶了媳妇后,阿细晚上便回家住,哥哥和弟弟还是晚上看守造纸屋。阿月是个干活的能手,每天种菜打理田间的作物,还养起了家禽。到饭点便煮好饭送过去给兄弟三人,日子越过越好。结婚的第二年,阿月便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孩子在五六天大的时候染了病,找了郎中看了还是没救活夭折了。伤心过后,日子还得继续。往后的十几年间,阿月和阿细又生了2个女儿6个儿子,女儿都活下来了,儿子只活下来阿英、阿五和阿八三个,阿五在十几岁的时候得了痛症,吃药不断,最后三十几岁就病死了。

阿细兄弟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建了房子娶了妻,不过阿细的哥哥最后回到了父母和长兄身边。阿细和弟弟留在山脚坳。不知道过了多少年,阿细的女儿们已经嫁人了。阿英也二十岁成家了,生下第一个孩子阿绍。才四十几岁的阿细和阿月已经当祖父母了。不过阿月生病了,阿细找了很多郎中,还把阿月带到大医院都没有留住阿月,最后还是走了,留下阿细伤心好一阵子。阿细的小儿子还小,新媳妇阿秀照看不来两个孩子。世道动乱,走贩商人来的比以前少了很多,阿细隔三差五的带着长子阿英挑纸翻山越岭去镇上卖。通过媒人的介绍,阿细娶了第二任妻子,是对面村容家之前嫁去地主家后来守了寡的女儿阿珍,那时候地主家已经落败,阿珍嫁过来的时候带过来一个女娃娃。这个女娃就是后来阿英的长子阿绍的童养媳阿美。

阿细这个人老实、聪明、善良、肯干、有胆识、有远见,他就像牛和狼的完美合体。阿细日子好过之后收了好几个学徒,传授他们手艺。邻近的乡亲们在日子困难的时候都找阿细借过米,借了没还的阿细也不追究,因为他曾经也是锅无粒米的时候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1958年的时候阿细死了,在我的一生中阿细就像是我的亲人,他造就了我,把我打造成最好的样子。而我见证了他的许多喜怒哀乐,他在追求美好生活路上的点滴,都是值得我珍藏的美丽故事,让我至今难忘。

相关文章

  • 阿细一辈子:老井回忆录(三)

    阿细成婚的这件事,每次他说起来都说真是祖宗保佑,不然他可能得跟很多穷人家孩子一样孤独终老。阿细18岁之前都是跟父母...

  • 老井回忆录(一)

    我是一口井,一口老掉牙的过气的方井。我都记不清我来到这地方多少年岁了。现在的我井边和井身长满了青苔,井底都是淤泥,...

  • 老井(三)

    儿时的阳光,很好奇 象一把钥匙,不停调整角度 在井口试探 似乎想溜进时间的黑洞 翻阅藏于暗处的陈年旧事 或者某种隐...

  • 老井(三)

    “这是徐二爷,这可能是徐二爷”有一伙计认出了尸体。 “啪!”秦先初闻言随手给了伙计一巴掌,“人都这样了,你一眼就认...

  • 阿细

    阿细是我小时候最好的玩伴。 阿细跟着爸妈搬到我们镇上的时候才三岁,那年冬天极冷,她缩着细嫩的脖颈,摇摇晃晃地独自踩...

  • 这里讲的是什么?

    那口老井 里面还有些看起来解渴不得了的水 但凡知道这件事的人 大多都在老井周遭 守护 也不践踏 阿肆爬到附近的时候...

  • 阿久回忆录(三)

    这是九瓣 365日写作计划第14天的写作计划 后来,他们在同一座城市,再也没有遇见过。 又进入夏天了。 蔚蓝的天空...

  • 宝岛观感 . 九份深情

    ——《麦克阿瑟回忆录》 九份,位于台湾...

  • 阿牛出走:老井回忆录(二)

    阿牛全名叫什么?我当时不知道,我的朋友们小灰和小喜也不知道。阿牛经常从我旁边有过,有时候回家走得渴了还会冲过来急忙...

  • 阿细跳月

    大三弦、篝火、阿细和月亮妹妹 淬过火的笛音, 奔放的锅庄, 飘飞的裙裾。 夜, 扶着风, 扶着风, 醺醺地 醉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细一辈子:老井回忆录(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nf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