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母没来之前,我仿佛在黑暗中昏睡。自从她在我面前出现之后,我那颗沉睡的心就被她唤醒了;她引导我看见了光明,她使我把周围的一切都联结了起来,编织成了一个色彩绚烂的大花环。没过多久,她便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为最体贴我的人。她对我非常了解,我也对她非常尊重,她对世界、对生活都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峥嵘的岁月里努力奋发,使我在艰难的日子里永远坚强。
——高尔基《童年》
- 关于作者 -
斯玛克西姆·高尔基
(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
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生在社会底层,因家贫失学,后自学成才。
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主要著名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海燕》。
其中,《童年》以他童年时代的真实生活为素材创作而成,从中可以了解一位伟大作家的成长经历,也得以透视彼时俄国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
苏联文学有着非常浓厚的时代和民族特征。
在《海燕》中,高尔基发挥战斗民族本色,无所畏惧的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读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则会再一次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苦难:“被沙皇统治的我们好苦啊!”从作者的经历中,也更能明白他们坚韧不服输的民族性格从何而来。
高尔基生在俄国沙皇时代,那是一个黑暗的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高尔基度过了困难的、充满痛苦的童年。但是,苦难的生活,却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的成长给予深刻的影响。他从小就从外祖父、两个舅舅等人的身上看到了残暴、吝啬和庸俗的市侩作风,他痛恨这一切。同时,他又从正直的年青工人伊凡、勤劳的老匠人格里哥里,特别是从无私的、慈祥而勇敢的外祖母那里,受到深刻的教育,使他从小就懂得痛恨压迫,痛恨剥削,同情受折磨的劳动者,逐步形成他坚强的敢于反抗旧世界的革命气质。
读高尔基时正值初中,很多文字和情节已经不记得了,但总记得《童年》里面有个可敬可爱的外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打击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
因为我自己也有一个超可爱的外婆啊!跟书里很像。
外婆老到满脸都是摺,笑起来的时候分外温柔。松软的皮肤和发胖的体型,都使得外婆的模样变得可亲,一点不像是妈妈口中稍显严厉的样子。
外婆是本会说话的故事书,在夏夜躺着看星空,听外婆摇着蒲扇,讲牛郎织女隔银河相望的故事,偶尔有流星划过,这个画面后来在回忆里变得美到不像话。
外婆会讲当她自己还是小女孩时候的故事;会唱她十几岁时登台唱戏曾唱过的歌谣;会告诉我这张小床曾经是我妈妈的睡榻,那本旧书是曾经舅舅上学用过的课本;她从不讲爱情是什么,却一遍遍讲述她和外公这些年相濡以沫的小事;她叫我出去玩,自己却一刻都闲不下来,农闲时会戴着老花镜像曾经她自己的外婆那样纳鞋底、绣花……
或许这样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启蒙吧!
人们常说隔辈亲,打骂过妈妈和舅舅的外婆,却对孙辈宠溺无比。虽然还是会被强制午睡和关到房里做作业,但其他时间几乎有求必应。去外婆家永远有糖果,可以看电视,可以去水里游泳。
她尊重小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在某些时候作为同谋者的她变的像个狡黠的少女。我们摘回来的野花野草她不会扔掉而是好好收藏,傍晚挑水回来的时候还会在水桶里藏一朵池塘里开的正好的荷花。那朵荷花便是我在童年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高尔基的童年非常短暂,只有十岁便早早结束,只身来到纷乱的人间。他的童年里,记录了外婆鲜有的几次掉泪。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
外婆捧着小阿廖沙捡破烂赚来的50戈比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大鼻尖儿上。
我不知道外婆是心疼小阿廖沙的过分懂事,还是因为祖孙俩终于可以独立谋生对抗命运而喜极而泣。
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吧。要知道,外婆是经历过家暴和各种纠纷以及火灾都临危不惧的人啊。
这样夹杂着辛酸、苦难和美好亲情的童年,让人动容。
有一天,我们会告别童年。
当我们长大,便去单枪匹马去追求诗与远方;与此同时,旧时光里的老人们却渐渐脚步笨重,直至再也走不动了,只能用那双渐渐浑浊的眼睛看着我们的背影渐渐走远。
岁月啊,请你慢些使用手中的刻刀吧,对她好一点。
至于天使,只要心地纯净时,天使就会出现。
——高尔基《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