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摘: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书摘: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3-12-10 09:17 被阅读0次

对一个人来说,被迫面对人类的终极限制,也就是面对自己的极限情境(limit situation),这意味着什么?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就此提出了一种理论,区分了人类的正常情境和极限情境。

正常情境是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处理的,是可以与其他已知情境相比较的,是我可以影响并参与创造的,是我可以进入和退出的。而极限情境是不可改变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逆转的联系。根据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它就像我们撞向一堵石墙。我们无法改变它,只能去看清它。

雅斯贝尔斯提到,面对死亡和不得不忍受痛苦,就是这种极限情境的例子。在这些情境下,极限或界限是无法被移除的。从存在主义角度来说,处理极限情境意味着接受它的特定性质,而不是试图通过猜想各种不会应验的情境来回避这一现实。雅斯贝尔斯说,“这种情境的限定性和特殊性,成为一个人实现其存在的必经之地”。雅斯贝尔斯特别关注因生病而引起的痛苦。他说,人们会尽可能地避免痛苦。他们会缩小自己的视野;不想从医生那里知道真相;不想承认自己的疾病;不愿面对随之而来的身体和精神的衰退,不肯接受自己新的社会地位。

然而,总有一天,痛苦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极限情境。雅斯贝尔斯说,“只有到那时,我才会接受痛苦是我的命运:我感到悲伤,向自己承认痛苦的存在,活在接受与不接受痛苦的张力之中,有时与它抗争,设法减少或推迟它,但最终我承认这个痛苦是我的,它属于我。没有人能够再把它带走。它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雅斯贝尔斯用了爱命运(amor fati)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状态;也就是说,你开始热爱自己的命运。

雅斯贝尔斯说,没有悲伤的幸福是空虚的。乍一看,痛苦和幸福似乎是矛盾的;但从长远来看,排除了痛苦的幸福,并没有为真正的生活提供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摘: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n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