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名为心脑同一论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否定精神活动的存在,也不认为精神术语就是指行事方式。相反,心脑同一论正如其名称所示,认为精神术语是真实实体的名称,但它的名称实际上是神经意义上的活动。心脑同一论相对于大多数行为主义理论来说有优势,因为它不必否定笛卡尔的观点以及常识观点,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本质上存在着只能为个人所体验到的精神状态。(只有我才能够体验到我的思想、我的头痛。)然而它避免了二元论的所有陷阱,并且有科学权威的支持。澳大利亚的哲学家斯马特在一篇发表于 1959 年的很有影响的文章中写道:
在我看来,科学正逐渐向我们表明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有机体看作化学药物与精神间的关系的机械装置,似乎将来某天,人类自身的行为也能够用机械学的术语来解释。就目前的科学而言,世界上确实似乎只存在着越来越复杂的物质成分排列方式。只有一个地方例外,即意识……所以,感觉及意识状态,似乎是遗留在物质图像之外的一类东西,但出于各种原因,我不相信这些是成立的。我完全不相信,除了感觉的发生,每个事物都应当根据物理学来解释(当然还要描述事物成分的组合方式——粗略地说,生物学之于物理学,就好比无线电工程学之于电磁学)。
斯马特的论点简单来说就是“感觉无非就是大脑过程而已”。他承认他的观点在今天无法证明是真的,但是他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证明,而且他想通过证明这个论点没有任何先天(即概念的)缺陷,以便为其发展铺平道路。也就是说,他试图证明“感觉只是大脑过程”这种想法没有任何矛盾(正如他的批评者对他的论点的称呼)。斯马特认为精神状态和精神过程只是大脑精神和大脑过程,这很快就会被发现,它与早先的发现非常类似:
闪电是云层间或云层与地面间的放电。
水是 H2O。
晨星是昏星。
斯马特并没有宣称动词“是”左边的术语和右边的术语有相同的意义,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人们在发现“闪电”和“水”的物质构成之前,早就在使用“闪电”和“水”这两个词。因此,斯马特的等式并不只是语言上的等式,而是科学上的等式。对这些等式的证明不需要考察语词,而是要考察事实。
早期有一批哲学家(包括杰罗姆·谢弗、诺曼·马尔科姆以及理查德·泰勒)都反对同一理论所宣称的科学性。他们问道,要发现什么样的事实才能证明同一理论是正确的呢?请记住这种类型的严格同一性本质用在晨星和昏星之间是有效的(根据斯马特,也就是在精神活动和大脑活动之间的同一性)。依据时空特性,在等式的一边是正确的东西,在另一边必定也是正确的。如果晨星是昏星,而且如果昏星是在时间 T1 时距太阳有 X 英里,那么昏星也必须是在时间 T1 时距太阳有 X 英里。如果昏星的质量是 Y,晨星的质量也必须是 Y。如果这些特征有任何不同的话,晨星也就不是昏星。思维活动和大脑活动之间又是什么情形呢?它们有相同的时空特征吗?问题难就难在这里。思想具有空间特征,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谢弗说:
然而,就思维而言,谈论它位于身体内的某个或某些部位,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说突然想起某事,那“思维在身体里的何处发生”这样的问题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个问题正如想知道思维是否是立方体或者它的直径是否有一微米长一样荒唐。
谢弗的观点并不是说不可能证明思维有位置,也不是说它们有位置会被证明是错误的,而是说这种观点是荒唐的。你可以谈论关于神经元的所有物理属性——你能够谈论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但是,假设你意识到你把午餐放在家里,而有人问你这个意识是三角形还是管状形,是黄的还是灰的,是轻的还是重的,这样问有什么意义呢?在谢弗看来,如果存在这样的东西,用它谈论大脑状态非常有意义,而用它谈论精神状态却毫无意义,那么精神状态就不是大脑状态,同一论也就是错的(同样地,如果存在这样的东西,用它谈论晨星很有意义,但用它谈论昏星则是无意义的,那么晨星就不可能是昏星)。也就是说,谢弗指责斯马特犯了范畴错误。
很难评价谢弗的观点。他的论证有价值,因为他用三维的物理对象词汇来谈论思想、感情、希望、期待、信念、意图时确实显得有些新奇。然而,谢弗也许容易受到以下批评:他的论证“回避了问题的实质”(也就是说,他把有待证明为真的东西,当作先决条件)。语言习俗真的不会发展到允许精神现象与物理模型结合到一起吗?把对冷暖的体验与数值联系起来过去也许是荒谬的,但是当温度计发明之后,我们认为这种结合十分正常。谁说将来的科学发现或发明并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即用语句“我的 M12-0322 区的 C-纤维刚才做出了强度为 n 的反应”代替“我刚才把午餐忘在家里”而成为标准化的语句?当然,谢弗可能会问,C-纤维的反应怎么才能与思想和感觉一样,也是假的或使人产生误解呢?如果有足够的普遍的神经学研究,谁知道呢?
另一种批判同一论的观点很容易理解和评价。这种批判并不是想表明同一论是无意义的,而是想说明它是非经验的,不具备科学性。假设神经生理学很发达,以至于有朝一日出现一种大脑扫描仪,它能够显示任何时间发生的任何意识活动(思想、感觉、情绪),并能精确识别某些神经活动。比如,每当玛丽亚说她意识到把午餐忘记在家里时,扫描仪都显示她的 C-纤维 M12-0322 区做出强度为 n 的反应,反之也成立。这能够证明精神状态就是大脑状态吗?不能。最多它只是证明了精神状态与大脑状态互相关联,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发生,另外一个就会同时发生。但是互相关联——即使再严格的关联——也不是同一。即使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不可能仅仅因为思维总是与大脑活动相关联,就证明它们是同一的。因此,即使心脑同一论是真的,人们也永远不会知道它是真的。正如科学哲学家所说,人们无法“证伪它”。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它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事实确实削弱了同一论所宣称的科学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