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世纪,欧洲与中东之间在宗教信仰方面形成基督教与伊斯兰两大阵营,两种不同宗教之间始终无法和平共处,常出现因信仰问题所导致的战争。
东部最前沿是由原东罗马帝国而来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基督教国家。11世纪后期,崛起于中亚皈依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成为拜占庭帝国最大的威胁。
1071年,塞尔柱突厥在曼奇刻尔特战役中战胜拜占庭帝国,随后顺势占领小亚细亚半岛的大部分领土,例如尼西亚、安条克等基督教城市也相继被占领。但情况在1092年随着塞尔柱突厥领导者的离世发生了巨大转变,突厥帝国不堪战争的损害、内忧外患,又无能人领导,也随之瓦解。突厥群龙无首,各地的军阀征战以及财富掠夺,拜占庭帝国也饱受摧残。
1095年,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写信给宗教乌尔班二世,恳请西方同为基督教信仰的国家给予拜占庭帝国军事上的援助。西方基督教宗认为这不仅是东西方教会分裂后,缓解、恢复双方的机会,还是收复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绝佳机会。
在法国克莱蒙,乌尔班二世向传教士以及贵族进行传教,号召信奉基督教的国王、贵族派兵前往东方的拜占庭,去解救在那里受苦受难的基督教同胞,并从穆斯林教手中收复圣地—耶路撒冷。同时为了增加号召力,乌尔班还声明:“我听见了神的旨意,去解救圣城的人能够用这段艰苦的旅程赦免自己犯下的罪过。”
在教宗的极力号召下,欧洲各基督教国掀起了一场教宗狂热。许多领主、骑士等信仰基督教的教徒,他们发誓要前往圣地为了基督而战,他们的着装均以基督教中著名的十字架作为标识,这就是十字军名字的由来。
教宗原本希望由贵族领军,骑士与士兵组成十字军。但由于其引起的宗教狂热无数处于底层的平民与农民为了能够改变命运也加入了东征的队伍,这就导致这场以收复耶路撒冷为目的军事支援活动进一步扩大,席卷了全欧。
在神圣罗马帝国,平民与农民以牧师彼得作为领导者组建了平民十字军,因言谈偏见等影响,平民十字军首先对当地的犹太族群进行了劫掠。1096年,由四万余人组成的平民十字军开始向东方前进,主力部队沿着多瑙河前进,但由于平民十字军几乎没有经历任何的训练,人员混杂,同时又纪律涣散。这就导致了这支十字军在匈牙利境内劫掠了当地粮食后,又对部分同信仰的基督教城市进行了攻击,在进入到拜占庭后,仍然持续在这位“盟友”中进行劫掠活动,一路到达了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皇帝为了尽快将这支平民十字军送走,很快协助他们乘船到小亚细亚。但刚抵达地方领土的十字军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主力部队很快遭到土耳其人伏击并惨遭屠杀。于此同时,欧洲部分又有较高权势的封建领主,也开始陆续率领自己的部队启程前往圣地。
从乌尔班激励号召到十字军的陆续组建与出征,不难看出以下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最初的诱因—宗教信仰,基督教的野心。
十字军东征的性质实际上为宗教性军事行动,是以罗马教廷为首欧洲各国向中东伊斯兰教国家发起的战争。在收到拜占庭帝国请求支援时,欧洲各国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其内部阶级矛盾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阶段,对于基督教来说这不仅可以沉重打击伊斯兰教的发展、收复耶路撒冷,同时还可以转移国内日趋尖锐的矛盾,来稳定局势。因此,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十分积极的宣扬“东征”,而宗教会议也一致认可这一提案。基督教在欧洲各地宣传、演讲,煽动、鼓励农民、贫民,甚至是罪犯前往东征,于此也可以说十字军东征的号角,是由宗教吹响的。
根本因素—经济
上文说道,欧洲此时已经由于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商品经济的兴起,内部阶级矛盾已经日趋尖锐。十字军东征可以说是一场席卷欧洲各国、各阶级的行动,除去虔诚的基督教徒、需要被赦免罪行的罪犯、无路可退的贫民以及需被免除债务的奴隶外,还存在国王、贵族、骑士以及在当前阶级矛盾前沿的商人,这些人虽都是打着“信仰”的旗号,只是大部分的信仰并不是基督,而是利益。
十世纪,为了打破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桎梏,围绕贸易自由权的斗争开始了。意大利北部城市率先争夺到贸易自由权,积极拓宽国内外贸易,部分城市通过君士坦丁堡等城市进驻东西方贸易领域,并从中获取到丰厚的利益。但在西欧商人到来前中东许多利润丰厚的贸易项目,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而现在,占据东西方贸易大头的突厥帝国已分崩瓦解,这是西欧商业再次参与到中东利益分配的最佳时机,而国王、贵族自然也是不肯放过中东这块美味的蛋糕。骑士由于是贵族中最底层的阶级,除了受到领主的鼓动以外部分是无产无地的骑士,他们也渴求过上真正贵族的生活,满足自己的私欲,故而这些人是十分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征。
有利的形式条件
十一世纪中叶,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塞尔柱突厥人的异军突起,导致近东地区整体形势错综复杂,塞尔柱突厥人几乎把控了整个西亚地区,这让西欧国家只能保持观望态度,无从下手。但十一世纪末期,塞尔柱突厥人的内讧,不仅导致塞尔柱突厥人元气大伤,也致使西亚地区形式混乱无比。同一时间,拜占庭帝国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变得岌岌可危,这让西欧看到了机会。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西欧上层阶级满足自身野心、转移国内矛盾、缓解社会危机、获取利益而发动的一场赤裸裸、丑陋的掠夺。
参考文献:
十字军东征. (意)卢多维科·加托著;祝本雄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 [法]布瓦松纳(P·Boissonnade) 著;潘源来 译.商务印书馆.1985
基督教的产生及其早期的发展和演变[J]. 史亚民.东北师大学报,1980(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