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航总院又一起伤医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都让人心痛。伤医辱医事件为何逐年递增。医患关系为何成为关注的焦点,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有些人对现代医学能带来的治疗效果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对于医生抱有过高的期待。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同步提高。伤医辱医的人社会化水平还停留在婴儿阶段(我行我素)。
二, 所谓“弱势控制强势”赤脚的不怕穿鞋的。 出现医疗纠纷后,医院和医生为了不扩大事态的发展有时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承接医闹业务的公司。逃避问题只能使问题扩大,直面问题才能控制事态的发展。
三,医闹人自己无力感无能感的投射。 面对死亡面对病痛折磨的无力,无能。底层不安全感密码被激活。使他们将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医务人员成为替罪羔羊。伤医的结果使医患之间情感隔离,伤的不仅是医务人员更多的是普通大众的感情和利益。
当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时,当心理学知识,心理社会服务逐渐普及时。能给大家更多的安全感,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医患关系会更加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