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乡一个云淡月明的晚上,潺潺的溪水多么纯净,像是一带明亮的深情,悠悠地流向了远方。
思绪颤动着它薄而透亮的翅膀,停留在蛙鸣声起的故乡。在故乡的水塘边的柳树下,一个小男孩双手托着下巴,翘着两只又肥又嫩的小脚丫。整个身子俯在草丛上,听妈妈讲她童年的故事。
妈妈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缝缝补补。家里兄弟姊妹多,母亲又是长女,外婆常年卧病在床,家务活过早的压在她稚嫩的肩上。
当镇上的孩子陆陆续续上学的时侯,母亲只能羡慕的望着最后的背影,一直消失在小巷的尽头,她才情不自禁的牵上小弟的手去打猪草。
打猪草每天都要经过那座用灰泥和茅草做成的校舍时,她都会不由自主地趴在窗台上,看着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串串美丽的符号,听着同学读这些符号的名字,那是多么神奇啊!在后来的日子里,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她,居然能认识很多很多字了。
母亲过去的浪潮涌动着日月潮汐,把往事像七彩贝壳搁浅在记忆的海滩上,泛着熠熠的光芒!
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妈妈吆喝着一家人吃饺子。我们可高兴了啦,在当时吃上一顿饺子是很难得的。大家围着桌子吃,唯独母亲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吃的那么香,她满意的微笑着。
姐姐说:"妈,您怎么不吃啊"!
"妈不爱吃,还是窝头合我的胃口"。母亲一边说一边从笼屉里抓起一块窝头,吃的是那么有滋有味。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那过去好多年的一件小事,让我更加理解母亲,才深深的懂得母爱的可贵,是母亲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母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