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的人生已经在军旅中行走了几个春秋,军旅,我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火烤打炼、寸步艰难的旅行。当你在某一种场合感受到痛苦、难以挣扎时,你真的很想咒骂人生,其实这是一种生活;当你步入一个圈子,如果双肩渐渐感到沉重,可你又不会轻而易举的放弃,因为是你的责任心在作对,这是一种职业。我们务必要把职业和旅行分开,话说到这份上,大家也应该有一种烟雾迷蒙的认识了,敞开来讲,前者,是人生中的旅行,后者,就是一种片刻赤裸裸的职业,职业,是我们人生旅行所经历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在军旅所受益良多的,绝非那点浅薄的理性,部队学习的东西是宝贵的,之所以宝贵,是因为我们在苦练苦打、意志磨练下的启蒙,任谁阻打也不会那么容易淡化的。好比木匠捶钉子,要狠,才能牢固。
如果人生单单的只在生活上旅行,我想,太过于粗鄙化了,那么我们在军旅生涯中,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粗鄙呢?有一部电影叫做《摔跤吧,爸爸》,我想它能够带给我们一点新鲜的道理来弥补曾经含糊不清的答案吧。或者用良心说话,我应该感谢部队组织看这部电影,当然,更感激的是哪位严厉的父亲。
摔跤,实则上是一种外在的本领,而这部电影让我重新认识了摔跤是一门艺术。举个例子,试观今日的社会,大多数青年学绘画、音乐、舞蹈等,但大抵都太粗鄙了,你看这些青年,学会了技艺,倒忘记了感恩,换回来的却是对他人的歧视。
电影的主角,毋庸置疑,是这位父亲,他精神饱满的姿态和严肃的神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是一名出色的摔跤手,但种种原因不能参加国际比赛,他希望把这个意愿托付给他未来的儿子。在我们中国,从古至今离不开“立言、立志、立德”。这位可敬的父亲立了志,一种斩钉截铁、任谁不可改变的志。因为他深刻的知道印度的情况,人与人是存在歧视的。但他不为别的,他对自己的国家充满希望和等待,只愿能够在亚洲为自己的国家夺取一块金牌。诚实,唯有诚实。试想看,你把一只小毛毛虫放到一座金矿上,它也会朝着自己的方向爬。我想,那位父亲的“志”,应该是指自性,我敢确信的说,这是一种出于对爱国之公共精神的自性。
可这位父亲没能达成自己的愿望,却又生了个女儿。他满心惆怅、忧郁,这种摔跤的本领难道就这样没着落了吗?然而惊喜的是,等他得知他两个女儿打败了两个男孩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意。便从那段时间起,他决定训练两个女儿,却遭到了妻子和女儿的反对,他不顾一切,把反对置之脑后。记得这位父亲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的女儿以后不能被人歧视,不让男人去挑选她们,而是我的女儿去挑选男人。可两位女孩总是心不在焉,直到那位新娘告诉她们:你们很幸福,因为你们有位严厉的父亲这么用心训练你们,为着以后得到尊严而不被别人歧视。这番新娘的告诫,算是这两个女孩第一次的启蒙。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位父亲持之以恒的心,她们会得到这些话而受到启蒙吗?
如何让生活变得有意义而不会被懒惰吞噬掉呢?我相信一个人童心未泯,永葆初心他将会活的很精彩。没错,这位父亲保持了一颗童心,使大女儿从被人歧视的压抑中脱颖而出。
在军旅的大熔炉里,我们也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像习主席所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你突破你自己的那刻起,你会恍然的发现,生活如此美好。
电影播放到了大女儿进国际学校的片段,她依靠着曾经打败无数男孩的光荣进了学校,结果她骄傲了。一个农村来的女孩,没见过大城市的豪华,没见过商街人群的纷扰,结果她被环境改变了。直到她的妹妹进了学校,对她一番好意教导才被感动了,这是她第二次被启蒙,从此她精神振作,赢得了亚洲金牌。
我想所有使大女儿成功的一切,都应该归纳于一种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爱是一种潜移默化、暗声润语的祈祷,潜力无穷,从未停止,它诠释了以上我所说的所有的一切一切。就像影片末段,大女儿说:我讲所有的荣誉都归功于我的父亲。
在军营中,我们即使适应不了某一个环境,但是也绝不能让环境去改变你那颗坚强、有目标、尽在灵魂深处的心。
文章到了尾声,我是不是也可以说,所有所有本领的艺术,都应该归纳于生活的艺术,而这生活的艺术应全部纳入于人生边上旅行的艺术,这不是一个逻辑推理,因为我们的人生中的启蒙是在旅行中度过的。那个人生边上的“边上”,其实就是当下的意思。
我想文章到了末尾,大家也应该找到答案了吧,这里我便自不待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