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使用知乎时发现了一个热点事件。“如何理智看待衡水二中高三学生连续跳楼现象”?对,就是一个学校连续的学生连续发生了跳楼事件。
对于曾经为学生的我来说,跳楼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高三,18岁,正值青春年华。这是个美好的时间段,这时的我们没有工作压力、没有家庭压力,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高考,其它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找父母或者老师解决。
为什么要跳楼呢?活着不是挺好的吗?
啪啦啪啦,一大堆理由扑面而来。什么学习压力大的啦,什么老师逼的啦,什么学校管理的啦。诚然,大家的理由,笔者都同意。然而,试想,在座哪一位考上了大学的,没有经过这样的压力呢?大家都苦啊。为什么别人活的好好的,还可以考上了重点大学,而你自己活不下去了,就选择随意挥霍自己宝贵的权利——生命,请问跳楼的你不内疚吗?
首先,笔者认为跳楼这件事反映了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18岁,是我们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的重要阶段。笔者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观念,那就是“爱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最清楚你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你必须得学会照顾好自己。
培养“爱自己”的观念,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的自己,更为了一年之后上大学的自己,或者未来的自己。上了大学,你的家长、老师们可能就不会那么关心你了,你真正的成为了主宰自己的主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培养了一种核心精神,有利于我们走的更远,更广。因为“爱自己”,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口号,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爱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爱自己,使用好自己的权利;爱自己;完成好自己的使命。总而言之,爱自己,是为了让自己从大方向上从一个好的角度发展。
爱自己与自私是不一样的。
自私意味着只为自己考虑,爱自己代表着从宏观方面来说,做一些有利于自己而不损害别人利益的事。
其次,高三学生跳楼,从更深层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这反映了部分家长没有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笔者在这里指的分内事,指的是:在家,教育孩子,如告诉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一些动手能力、孩子遇到挫折,主动和孩子沟通,认真与其分析;在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的老师沟通……而这些“部分家长”可能做着另一些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的、合理的事情”,孩子无聊时,来,手机给你,王者荣耀自己玩、自己玩电脑去;孩子疑惑时,不知道,问别人;孩子成绩退后时,你你你,肯定是不好好学习,打死你……
笔者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这样的事件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发生,可是你一无所知。还记得不久前的“豫章书院事件”吗?(不了解的,请百度,谢谢。)父母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或者其他方面,将孩子送入豫章书院。书院是怎么治理的,你知道吗?打、饿、骂、洗脑……后来,这家书院被举报,然后被迫关闭。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家长联合起来反抗,申请豫章书院继续举办,不应该被关闭。
笔者从更深层次,家长的角度考虑是为了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失的,我们不可能把一切都交给学校、老师。毕竟,孩子一出生就会与父母相处。环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更何况是相处十几年了的父母呢?孩子未来的发展是好,还是坏,可能就要看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否正确了。
总而言之,就衡水二中高三学生连续跳楼现象。笔者认为学生本人有责任,他没有行使好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消极对待,学生的家长恐怕也有不小的责任。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