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与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需要着急、上火、发脾气,和别人发生激烈的争吵吗?
一般的情形之下,我们是上头的,也就是激动的,激情的,就会与别人发生争吵。
简单的说就是:我对,你不对。
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第1种,如果只是两个人的争吵,没有第三方,或者说没有第三方作为裁判,那么就会不欢而散。除非两个人冷静下来,能够把事情的发展过程和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出来。两个人都明白了双方的意图和行动,才有可能达成谅解。
第2种情况由第三方作为谈判,比如警察或者是另外一位朋友、长辈。
那这时候的各说各的或者说激情状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把事情搞清楚,也就是了解完整的事情发展过程和各自的意图。
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生气上火,发脾气,更不需要和别人发生激烈的争吵,而是要完整的表达出自己的行动和意思。至于对方想要先表达,先着急着说出自己的话,自己也不需要着急,就让对方先说吧。
至于表达的方式。不管从哪儿开始表达,只要最后表达出来了,是完整的就可以。
比如:警察是要听取双方的完整的表述之后才会作出判断的,并且会调取监控,讯问目击证人来对事情进行了解,最后作出判断的。所以我们是否先说后说,是否情绪激动,对于事情是没有影响的。
那么,以后我们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1.不急不慢,沉着冷静的表达。
既然我们说话的语气和先后顺序对结果没有影响,那么就是不重要,我们就要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也就是慢慢说,不着急。
2.至于自己从哪开始表达,有时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最后能够完整的表达出来就可以。
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沉着冷静,完整表达,可以从任何地方、任何表达方式说出来。
这其中最有表达性的就是电影。有那么多的电影表达手法,比如:顺序,倒数,闪回,插叙,错乱剪辑等等各种电影手法。我一开始认为只是导演的炫技,现在才明白过来,实际上他是表达了事件是一个整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事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切入点,不管一个人的切入点是什么,但是最终都是要看清全部的事实。也就是完整。
3.至于第三方是否公正,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运用: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沉着冷静,可以从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开始。
学习就是要把整个技能学完整了才是学会了,如果自己没有学完整,那就是有不会的。
当一个人能够预先知道什么才是完整,就会明白自己缺失了哪一部分,那么就会重点学习自己没学会的,并且知道自己学的这一部分对自己有什么作用。是组成成功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也就懂得现在自己所做事情意义,也就有兴趣,有动力去完成了。
这是一种站在全局的角度看清楚过程,然后再从细节开始入手的思路。
俗话所说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