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一点一点的集聚智慧

《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一点一点的集聚智慧

作者: 糖果悠唐 | 来源:发表于2024-04-09 08:34 被阅读0次

起初阅读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希望了解到心理学,后来发现这本书里面的小故事很多都给人启示。

比如《被锁住的大象》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马戏团,最喜欢里面的动物,对大象尤其着迷。

后来,我发现其他孩子也最喜欢大象。演出中,那庞大的野兽炫耀着硕大无比的体型、重量和力气。但完成表演后,直到返回舞台前,它始终有条腿被铁链拴住,与插在地上的一根小柱子连在一起。那不过是根敲入泥地几英寸的小木桩。虽然链子又粗又长,但一头如此强壮的动物显然连一棵树都能连根拔起,所以当然能轻易挣脱那根木桩的束缚。对我来说,这真是个谜。

它为何不挣脱束缚?为何不逃跑?五六岁时,我依然相信长辈们的智慧,于是向老师、父母和叔叔提出疑问,请他们解答大象的秘密。其中一人告诉我:大象之所以不逃跑,是因为它被驯服了。我追问道:“既然受过训练,那为何还要用铁链拴着它们?”当时,我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渐渐地,我就彻底忘了大象和木桩的事,只有遇到有同样疑问的人,我才会再想起。

幸运的是,几天前,我发现有个聪明人已经找到答案:马戏团里的大象之所以不逃跑,是因为它从小就被锁在这样一根木桩上。我闭上眼睛,想象一头被拴在木桩上的小象。那时,小家伙肯定又拉又拽,满头大汗地想挣脱束缚,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因为,对当时的它来说,木桩实在太结实。它最终精疲力尽地睡着了。第二天,它再次尝试逃脱。第三天、第四天,日复一日……最终,小象迎来生命中可怕的一天:它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向命运低头了。我们在马戏团看到的那头庞大有力的大象之所以不逃跑,是因为那个可怜的家伙认为自己逃不掉。小时候的无力感,仍深深地印在它的脑海。最糟糕的是,它从未真正质疑过那段记忆。此后,它再也没有尝试过挣脱木桩的束缚……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对很多事无能为力,仅仅是因为很久以前,还是孩子时,我们尝试过,却失败了。“从那以后,我们就像那头大象一样,将失败的记忆刻入脑海:‘我不行,我知道我不行,永远都不行。’“我们将这样的信息强加于身,背负着它们长大。我们不再试图挣脱木桩,原因便在于此。“有时,当我们感受到障碍,听到铁链响动,便会转身看着木桩,心想:我不行,永远都不行。”

即使一直承受失败,也不要否定自己不行。障碍一直在,也可能面对障碍的我们,一直都有成长。

比如《奶油里的青蛙》,两只青蛙掉进了装满奶油的缸里,一开始两只青蛙都尝试着跳出去,始终逃不出去,一只放弃了,一只没有放弃,“经过无数次奋力踢腿,奶油突然凝结成了黄油。震惊的青蛙只轻轻一跳,脚下一滑,便溜到了缸边。然后,它就开心地呱呱叫着,回家啦。”

故事告诉我,即使过去一直不成功,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努力没用,功不唐捐,是这个道理。

比如《自以为死了的人》,一个男人生病后一直很焦虑,后来他以为自己死了,当野狗群侵袭时,他放弃了抵抗,最终被野狗吞食。

这个故事的哲理是:别在开始前,就选择放弃。别再别打败前,就接受失败。

比如《妓院门房》,看门人的工作代代相传,某一任门房因为不识字失去了这份工作,他利用离职补偿金购买了五金,无意中开始销售五金,最终成为了身价百万的工具制造商和企业家。

印证了那句话:“凡所经历皆有利于你”,失去了门房这份工作,意味着该转弯了,他有机会尝试另一种人生。

比如《小两码的鞋》,买鞋人因为银行出纳工作的不开心,故意买了小两码的鞋折磨自己,他认为当忍受了长达几个小时的痛苦之后,脱掉鞋的那一刻可以获得短暂的快乐。

不理解这种故意制造痛苦的思维模式,以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从而获得短暂的快感。只能说,脑回路出问题了,才会有离奇的解决方式。也许,“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不是靠努力得来的。”

比如《占有欲》,“男人发现了一枚金子,驻足凝望了好长时间,他环顾四周,却发现附近根本没人。终于,他上前摸了摸那块金子。暖暖的。他摩挲着金子表面,觉得若要形容一下触感,这柔软度简直跟它的美丽和亮度完美契合。他想据为己有。于是,他非常温柔地抱起它,朝城郊走去。他心醉神驰地慢慢走进森林,朝一片林中空地而去。午后的阳光下,他小心翼翼地把金子放在草地上,然后坐下来,盯着它出神。”

所以,“当我们执着于拥有某样东西,甚至成为它的奴隶后,到底是谁拥有谁呢?”是我们拥有了金币,还是被金币拥有?追求财富,然后被财富困住?

比如《一意孤行的樵夫》,“樵夫第一天就砍下十八棵树,第二天他比所有人都起得早,虽然使出全身力气,他还是只砍下十五棵树。他甚至连半数都没达到。之后的那天,他只砍了七棵树,接着是五棵……最后一天,他花了整整一下午时间,拼命对着这一天的第二棵树又劈又砍。到了工头面前,樵夫忐忑地讲述了这几天发生的事,并赌咒发誓地说自己一直都在拼命干活。工头问他最后一次磨斧头,是什么时候?樵夫问答,他一直忙着砍树,根本没时间磨斧头。”

心理医生说:“若后继乏力,一开始就费那么大力气有何意义?如果勉强自己去做事,又不留出足够的恢复时间,可没办法给出上佳表现。“休息一下,换个工作,做点儿别的事……常常就是我们‘打磨斧头’的方式。但强迫自己继续做事,不过是用‘一意孤行’来弥补‘无能’的徒劳之举。”

比如《母鸡与小鸭》,母鸡阴差阳错孵育了四个鸭蛋,慢慢长大的小鸭子们怎么也学不会刨土捉虫,后来小鸭子们扎进了湖里游泳,母鸡绝望地咯咯大叫,公鸡认为绝不能相信那些小家伙,年轻人太鲁莽。一只小鸭子道:“别因为你们自己能力有限,就来责怪我们。”

事实上,它们都没错,只是看待现实的角度不同罢了。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坚信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唯一能看到真相的位置。

比如《九九圈》,国王嫉妒侍从的快乐,他想要摧毁这种快乐,顾问告诉他:只要身处圈外,他就不会不快乐。即让侍从主动陷入某种圈内,于是国王偷偷给了侍从99枚金币,侍从因为差1枚金币耿耿于怀,一开始纠结为什么只有99枚,后来想怎么能够赚到1枚金币,他算好了。如果努力工作,把工资和所有额外收入都存起来,他就可以在十二年后,攒够能换回一枚金币的钱。“如果他也能找份兼职,赚点儿外快,有了第二份工作,再加上妻子的收入,或许七年内就能攒够钱。也太长了!或许,他可以把剩下的食物带进城里卖掉,换几个硬币。其实,如果他们少吃点儿,就能多卖点儿。卖,卖,还能卖什么……天气越来越热了。冬天的衣服还留着干吗?鞋子有一双就够了,剩下的可以卖了吧?的确是一种牺牲。但若做出这般牺牲,四年就能攒够钱,凑齐一百枚金币。”然后侍从变得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不开心,最终被国王辞退了。

心理医生:“你、我和其他所有人,都在如此愚蠢的意识形态中长大。我们总是想要更多,并觉得只有得偿所愿,才能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得到缺失的那样东西,我们才能获得快乐。“而我们总是缺了某样东西。这个念头循环往复,于是,谁都无法享受生活……”99枚金币也是财富,不应该为了追求那1枚金币,放弃目标,凑合用掉已有之物。放弃了现在拥有的幸福。

相关文章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大火之时买的。最近才看,这本书讲的是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故事,一点点抽丝剥茧的解...

  • 【每日好句】20180921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 散文:论聚焦

    聚焦,将闲散的力量聚焦于一点,发力于一点,使其发生聚焦效应,犹如阳光下的放大镜,集聚周围四散的阳光于一点,从而产生...

  • 八 滋养

    每天学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集聚正能量多一点点! 今天学滋养: [玫瑰]《滋养自己和孩子的六句话》 [...

  • 盲盒下午茶

    盲盒就像潘朵拉的魔法盒子,每个盒子里头藏着一个故事,故事的背后除了生活的零碎还有诗与远方。 今天,我们的“智慧星”...

  • 小小的盒子

    那是一个小小的盒子 是小木偶每当停下来就会打开的盒子 那盒子里一点一点的光撒下来 小木偶一路磕磕巴巴的发条又扭动了...

  •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学一点知识,最好能追求一点智慧

  • 盒子的故事

  • 一加5T开箱体验,8+128G内存组合流畅给力,20万跑分不惧任

    盒子的正面照片,请忽略我的床单。​ 外包装采用白盖子和红盒子的搭配,整体感觉还可以,外包装只有盒子边上有一点磕碰,...

  • 穆占叶|遗憾是心理成长的契机

    作业:(1)切记一切故事都源于记忆,其本质是“故”而基本无关乎“事”,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心理医生不要关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一点一点的集聚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qf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