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振奋人心。而今这世界已然是美好的人间,可是再呼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想——我能收获什么?
高尔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间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人在无私奉献,如果人人都争名夺利,那么世界就会变成炼狱。
有孩子之前和有孩子之后,我的心境是两重天地,不得不说孩子是束缚也是动力——当你想做什么的时候必须要先安顿好他们,可是因为有他们所以你必须得去做些什么,否则就无以为继,枉为人母。以前我觉得自己是大度的,现在我觉得自己是扭曲的。很多时候我也在想他们也不容易,你看老公也要上班,还不像我们当老师有寒暑假,所以下班葛优躺在手机的世界里放纵有何不可呢?可是,我不需要上班吗?为什么我下班回来就既要做事又要带娃呢?难道是我欠他的吗?像公公婆婆,他们辛苦一辈子,现在打打牌,享享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可是,他们辛苦是因为我吗?难道他们不舒服的时候我端吃端喝地伺候不算是尽孝吗?难道孩子就该是我一个人的吗?难道我没有把我的那份做好吗?
我不是圣人,这些事经不起琢磨,一琢磨只会让人疯魔。只能说自己选的路跪着都要走下去。我知道自己这两天又不对了,可是能怎么样呢!这样的境地难道不是自己选的吗?也许会说为啥不自己带,可是安全因素我不得不考虑。就像之前一个人带,上厕所的功夫他们俩都能掉粪坑里。庄子的《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尤有所待也。”所以人不可能完全遗世而独立,脱离生活更确切地说脱离他人。
人之所以会痛苦来源于我执,但是我执故我在。我之所以会回来主要是因为我想给孩子一个能够自由奔跑的地方,能够让他们亲密接触大自然,能够一睁眼就能看到绿色,能够用脚丈量无足下的土地。当然我更多地是希望他们的爷爷能够帮我分担带娃的重任,说来也是笑话,可这是事实。我向来不屑于勉强别人,总觉得自己要做什么事应该自己能够自主完成,可是我忘了每个人的三观不同。我也经常跟孩子爸爸说我之所以不会做坏事,不是因为你,而是我受过的教育,我的父母我的孩子不允许我变坏。有时候我在这里会做那么多,不是因为他们多好,而是我的三观让我如此。由此也让我知道这世界更多的是得寸进尺而非见好就收。
因为没有期待就不曾会波动,有时候我也会问问自己如果没有选他是不是会不一样,但是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就给自己打回去了——人和人都是差不多的,就我这样的没有遇到家暴的将我贩卖的已经万幸了,所以安安心心过日子,努力把两个娃养大。我知道孩子是捆绑我们的枷锁,孩子是软肋也是盔甲。所以静心调节自己,等他们俩长大我必定是王者风范。
暑假,看朋友圈都在带娃看世界。不是我懒,而是一拖二真的没有勇气。我也在问自己想不想出去看看,没想到这我是真懒——这世界哪哪都是一个样,旅游不过是自己的地方呆够了去看看别人呆够的地方,交换资源创造收益。
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也许其他的路更是荆棘密布。放过他人就是放过自己。或许是自己走过的路太少,见的风景太单一,所以格局打不开。做不到行万里路,只能读万卷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