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3835/d3cdec4385408d33.jpg)
今天是大年初三,按照传统,今天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了。这个年,过得还是挺不容易,但又非常充实。
我老妈在1月底的时候因为身体的原因住院了,后来就做了一个大手术。庆幸的是,她恢复得很好,在节前就可以出院回家过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能够在新年团聚是最大的愿望,一家人和和气气过年是最幸福的事。
往年家里过节前的事情都是老妈跟老爸去处理,我是很少去过问的。但是今年由于发生了上述的事情,而且老爸也一直陪伴着老妈,所有今年节前很多的事情就落在了太太、我和妹妹的身上了。
虽然我是帮了忙,但是因为年后公司有个项目要马上开展,所以年前事情还是不少,不免分散了一点精力。所有我还是觉得太太、妹妹,甚至是老爸做的事情比我还多,特别感谢太太和妹妹,两个女人都是那样尽责分担家里的事情。
我们一直说,家是靠情感维系在一起的,我个人觉得也是这样,然后并不是全部,而是重要的基础。其实在情感维系上,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果想家庭变得更加和睦,想家族变得更加强大,仅仅是靠情感维系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都有看过介绍很多知名人士家里的一些家规和一些家训的书,情感跟规矩明明看起来就是不和谐的两样东西,为什么这些人需要在家里定这么多规矩呢?其实,真正强大的家庭或者家族,家规与家训是并不可少的东西。如果说亲情是地基,那家规与家训就是起万丈高楼的支撑框架。
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是直接反映幸福的重要指标。怎样的金钱观,对于一个家来说是如此的重要,而这个金钱观是要一家人都认同的。而在这方面,今天是想跟各位谈谈我对家里“预算”的一些看法。
说起“预算”,大部分人可能会马上想到,这不是公司里面的财务制度吗?为什么会与自己跟家庭有关系呢?
其实,家跟公司也是很相似的,公司有自己的财务制度,家庭也需要有自己的财务制度。预算是用数字来事前推演,形成一个基准,是保证效率、防止失控的一个主要工具。在很多的家庭中,不要说预算,哪怕是记账都没有。可能你知道这个月我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还是欠了多少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钱花哪里去了,有哪些钱花得是必要的,有哪些钱是打水漂的。如果你做了预算,而其中又做了记账,事后你就可以有所对比,更加清晰自己家庭的财务情况。一旦你把预算的习惯变成融入家中,甚至还可以影响你们家里的几代人。
我跟我太太是每天都记账的人,我们用的是一个叫“随手记”的手机APP。在这里先声明,我不是他们的托,只是我们一直在用而已,也许你有更好的APP推荐。
我自己会把这个月需要花的钱按照不同的分类来做预算,例如餐饮费、交通费、日用品费、居家生活费等等。然后每天就记上花费的项目和金额,最后在下个月的第一周对上个月的预算与记账进行总结。先看那些费用是超支了,分析超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无畏的支出,那么这个月就要警惕了。
当你有好的财务习惯以后,你就可以试着去影响家人了。而受我跟太太影响的第一个人,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过完年刚刚6岁,9月份就上一年级了,这是她在幼儿园的最后半年。在我跟太太看来,小孩要从小训练她的财务意识,这样对她以后的人生帮助是巨大的。
从上年起,我跟太太就跟她玩起了预算和记账的游戏。太太买了一个精美的小包包给她,我们叫它为“银行”。还买了一本小本子,把每个月给她的零花100元记进去,还有就是她花了“银行”里面的钱,也要记在本子上。钱怎么花,是由女儿自己去决定,当然我跟太太会给她引导与建议。每个月有剩余的存款,我会给她收益的利息。她也可以向我借钱,当然欠款也是需要记入本子里,而且每个月还需要加入欠款的利息。
经过这半年的“游戏”,随着她逐渐懂事,女儿她从以前没有一点财务的概念跟意识,变成了现在她每个月都向我要100元存入“银行”,怎么去花这100元还会想得比较细致,有时候为了买不买零食,或者要不要买礼物给小同学还非常纠结,甚至会主动问起我跟太太的意见,我觉得甚是欣慰。
最后,强调一下,预算隐藏着“数字的力量”。你想想,在战争年代,“兄弟们,给我杀”和“兄弟们,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这两个口号,哪个更有杀伤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