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期望别人能够做到自己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就好象有些人总是对别人诸多评论,觉得别人这样做不够好,应该这样或那样做,而实际上,自己去做的时候,就露馅了
锦明老师
以前我也是这样的人 比如看到有人开一家店,或经营一点小生意,就在内心中对别人诸多评论,觉得别人不够高明,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却往往发现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差。一些觉得应该做的,很多东西来到自己做的时候,才知道不容易。
今早一觉醒来,读到以上锦明老师的文字,我感悟颇深###
锦明老师对同修的点拨,正击我的痛点。自以为是人性的弱点。昨天我的惯性动能发作,对女儿的感情问题又生发诸多的担心,暗示她要这样不要那样。忽视她现在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学习十分刻苦上进。在老师这段文字的领悟中,我明白遇到的问题并不是问题,只是我们把它看到了并且看成了一个障碍,好像就跟自己的影子在打架,耗费了很多的时间,也干扰了女儿的学习磁场。女儿是少有的优秀留学生中的一个,她开朗乐观积极上进,正努力前进在通往自己追求梦想的路上,她一定克服了诸多作为妈妈我未必可以克服的困难,而谈朋友也只是她偶尔放松自己心情的一个渠道,我应该体谅她而不是干涉。我相信女儿在人生体验中会清楚什么是更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作为妈妈祝福她的未来越来越好,而不是隔三差五认为她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
无论父母为孩子的安排多么地完美,但那都不该是孩子该有的生活。
孩子有独立的人格。真正的爱,不是过度的保护和控制,而是应该给予孩子尊重、平等与自由,给孩子探索人生的机会。我的过多干涉只是给女儿添乱。在必要的时候,因势利导,引导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看清人性并能从每件事情的发生中得到成长就好。
当下永远才是自己可以着力的点,不管是已经发生的还是还没有发生的,好好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去修炼自己,不去看你不要的,不去听你不要的,不去评论别人的生活,而是专注地过好自己,聚焦在自己身上,那么你得到你要的将会是不可避免的。
反思过后,把这段感悟用文字沉淀下来,心情也豁然开朗。感恩每个当下能汲取知识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