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这本书这是我听的第二遍,以前是有听过的,今天做一下记录写一下自己的感悟。首先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心态做了阐述,同时也去分析了各种角度下心态的优缺点,具体同时又实用。
这边我也讲一下我自己现在对心态的理解。我觉得所谓的“心态”即对待自身周围人、事、物,以及自己本身对待这些事物的看法或角度,对自身心理产生影响的一种情形。
简单的将就像书里讲到的,同酒店房间的室友在阳台上抽烟的问题。抽烟确实影响到了自己,可以这样想“他为什么要抽烟尼,搞得房间又烟又呛,让人不得安生”。“也可以想他那么爱吸烟都狼狈的去阳台了,我还要再怎么去苛责尼”。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心境,一种为难他人自己也愁眉苦脸。一种是谅解他人同时与自己和解。
这边再引用樊登老师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面讲过人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权利,可以理解为看待问题角度的权利。对待同样的人、事或物,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不一样的解读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情绪,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了,可以是阳光的也可以是阴暗的。
《心态》这本书中这讲到了固定型心态-成长型心态,进取型心态-防御型心态,封闭型心态-开放型心态,内向型心态-外向型心态,对此都做了很详细的利弊分析,我感觉将它用作工具书来看更好点,可以作为分析事物的一种参考或是自省时的一种借鉴但是着实不能生硬的照搬,那只会曲解其真意。
《在穷查理宝典里面》查理芒格讲到的多元化思维模型,其实讲的就是培养自己从各个角度看待问题,分析权衡后才能尽可能的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包括我理解到的《正见》里面释迦摩尼最后成佛所悟得的空性,就是能从各个维度看透事物的本质,当然此处自然有些神话色彩但是道理是不变的。即从不同方向看待事物有着不同纬度的正确性,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总要去争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也许他们都是对的也同时都是错的,只是所在的维度不同罢了。我觉得如果可以这样辩证的看待问题,多一些同理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网络暴力,或者别的什么恶性事件了。
也许会有人说既然都是对的,那么行为处事的准则又是什么尼。我觉得在中国最容易获得这样的能力。因为中国的古代哲学是最能体现这种准则,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完全可以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佛教讲“空性”可以警示自己去辩证的看待问题,道家讲究的“道”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其自身规律。这些实则都是在教人,如何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共处。也许我们不需要深入的研究只需要懂得他们的思想,然后在生活中慢慢的体悟,实践越久就会越发的从容。
中国的国学文化可以真正的教会我们修身养性,从而自然而然拥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我喜欢看人物传记和心理学哲学的一些知识,给我的感觉就是外国人像本书的作者赖安.戈特弗雷森把“心态”当作一个命题去剖析解读,让人直观的明白其中的原因,而中国的心理学或是哲学更注重体验与“悟”的过程。叫好比西医与中医给人的感觉一样,两者结合着去悟、去印证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我讲自己觉得最实用的一些内容放在下面:
致良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这句话告诉我当我需要做一些对自己有提升意义或者是一些道义上应该做的事时,我不去做,只能说明我对这件事的认识还不够又或者我认为它对我来讲不够重要,否则还不去做那就是借口。而所有行事的标准就是我自身的良知。我做这件事尽量不被别人的看法影响,而是自己的良心能否过的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