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选择》
一、复原力是指人们面对悲痛的反应速度和强度,而且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复原力,用我们的身体来打比方,复原力并不是指脊柱本身,而是要坚强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一个人将会经历创伤后不断成长,很多面临毁灭性打击的人,之后都会发现自己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并且能找到更深刻的人生意义。
二、三个认知因素会阻碍复原力
1、个人化:认为坏事情的发生都是自己的错
2、普遍性: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持久性:认为事件的残余效应将永远存在。
三、佛教的第一要义是:人生即苦,生老病死无可回避,尽管人生包含着许多愉快的瞬间,我们也试图去延长快乐的体验,然而这一切终会消失,心灵导师佩玛•丘卓认为,接受这条要义本身,就是在减轻病苦,因为当我们接受了苦难,病苦也就减轻了。
四、感恩本身也是值得感恩,每个人都会面临失去;失去事业,爱情或生命,问题不在于悲剧及挫败何时发生,它们总会发生,我们也必须直面应对,复原力源于每个人的内在。也源于他们获得的外部支持,复原力源于因生命中的美好而引发的感恩,也源于在挫败中学到的经验,它既来自对于悲伤的解析,也来自对悲伤的接纳。
五、当生活给你当头一棒,让你坠入悲伤之海时,你能做的就是奋力游向水面,重新呼吸,“房间里的大象”指所有触目惊心的存在,却被明目张胆的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感受。
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我们在面对他人的病苦时,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反应:一种是同情,它激励着我们为他人提供帮助,另一种是悲伤,它让我们对他人的不幸避之唯恐不及。
七、拒绝给予他人安慰实际上会加深对方的痛苦,有时关爱意味着当他人受伤时,你必须陪伴他否则你无法安心的待在别处。“白金法则”按照他人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从身处压力的人的行为中获得秘钥,然后表示理解,更好的方法是,在行动上给予回应。
八、自信对获得幸福和成功至关重要,缺乏自信的人会沉溺于自己的缺点中,他无法拥抱挑战或学习新技能,甚至会拒绝冒险,无视冒险背后的机遇,缺乏自信的人不敢去申请新的职位,从而阻碍他在事业上的发展,他们甚至没有勇气主动约会,于是真爱也擦肩而过。要理解生活,你只能回头看。而要生活的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哲学家索伦•克尔凯戈尔。
九、当我们不能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就面临着改变自我的挑战。
十、创伤后的成长会以五种形式存在:
(1)、发现个人的力量
(2)、学会感恩
(3)、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4)、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
(5)、以及发现新生活的可能性。我们比自己以为的更脆弱却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当一扇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扇门已然敞开。追求没有意义的快乐,人生会漫无目的,但只有有意义没有快乐的人生也是令人沮丧的。
十一、我们确实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在能够享受生活时就算不幸的事情摧毁了你的大门,把你囚禁起来逃出来扔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
十二、快乐与积极体验的频率有关,而非与其强度有关:
(1)、幸福就是你在无数平凡的日子里拥有的小快乐。
(2)、快乐需要付出努力。
(3)、留意快乐的时光需要付出努力,因为我们天生便会更多的关注消极的坏事,坏事对我们的影响比好事大的多。
(4)、平静是休息时的快乐,快乐是行走时的平静。
万事皆胜意 岁岁常欢愉 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