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独坐敬亭山》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李白作品中知名度很高,意境也很优美的诗。在貌似闲适的文笔下,却隐藏着作者无尽的孤独。
据詹瑛《李白诗文系年》,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是李白南下,初到宣城时所作,李白时年52岁;亦有人认为该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是李白去世前一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到宣城时所作。具体哪种说法正确,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已成悬案。
自此诗问世千年来,从未有人将此诗与玉真公主联系起来,但近年来,可能最初是宣城本地文学爱好者的宣传吧,已经有些以讹传讹的好事之辈,说此诗是李白写给玉真公主,还煞有介事地说李白在写此诗时,玉真公主就在敬亭山上隐居修道云云。
玉真公主是唐玄宗同母妹妹,比李白大十岁,与李白同年去世。玉真与玄宗关系极为亲近,在玄宗一朝,颇有权势,是能在玄宗面前说得上话的宗室成员。所以,历史上李白能入宫受到玄宗接见,确实有玉真公主荐举之功。玉真字持盈,早年入道,但其生活范围一直与玄宗紧密相关,基本就在长安、洛阳附近活动,可以说,她一生活动范围从未到过安徽,更不可能在敬亭山隐居。在安史之乱时,玄宗幸蜀,玉真也跟在玄宗身边,并随着玄宗一起回长安,之后遭到肃宗排挤打压,在玄宗于761年去世后的第二年,玉真也去世。
《旧唐书》卷八:“上皇自蜀还京,居兴庆宫,肃宗自夹城中起居。上皇时召伶官奏乐,持盈公主往来宫中,辅国常阴候其隙而间之。上元元年,上皇尝登长庆楼,与公主语,剑南奏事官过朝谒,上皇令公主及如仙媛作主人。辅国起微贱,贵达日近,不为上皇左右所礼,虑恩顾或衰,乃潜画奇谋以自固。因持盈待客,乃奏云:‘南内有异谋’。矫诏移上皇居西内,送持盈于玉真观,高力士等皆坐流窜。”
《旧唐书·玄宗纪》也说:“时阉宦李辅国离间肃宗,入移居西内。高力士、陈玄礼等迁谪,上皇寝自不懌。”
此段写得很清楚,玉真公主随玄宗回长安后,仍与玄宗时常往来。肃宗担心玄宗复位,就授意李辅国矫诏,将玄宗身边的亲信流放贬谪,玉真(持盈)也被送入玉真观中。第二年,即上元二年,玄宗即郁郁而终,随即玉真公主也在宝应元年(762)年去世。很显然,被禁足在玉真观的持盈公主,没任何可能出现在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所谓《独坐敬亭山》是写给玉真公主的诗,纯属无稽之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