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
当你很饿的时候,有的人会把馒头分你一半,这是朋友;
有的人会让你先吃,这是爱人;
有的人会把全部都拿出来给你,这是父母。
而有的人会把所有能吃的都藏起来,并告诉你自己也很饿,这就是人心。
这段文字让我看了哑然失笑,却无不佩服将这些文字组合在一起并洞悉世间人情练达的此人。
当我看懂这些文字里的奥义,经历的过往已经不知不觉的使我成长,人心人性--当我在天南海北自己孤单的面对时,就更加怀念亲情。
可亲情也让你直视人性时,心里也就不免有被撕痛的感受。今年刚过完年,我们都去了宁波,要准备去福建考试。这其中要准备户口本的原件。我们当时查看以往的考试准备要求,没有说必须准备原件户口本,只要复印件就行。
所以到宁波添报名表格的时候,这个户口本倒是给我们添了一些紧张气氛。福建的考点就是需要户口本原件,而且又增加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附加条件。需要户口本本人栏是近期三个月的时间,就意味着我们的户口本都需要时间更新。所以我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电话咨询,帮忙找朋友亲戚开始与当地派出所联系。
我也开始了心里一番人员的排查,要找谁帮忙比较合适。爸妈在大连,户口本也在大连,我们考试的这个时间也比较紧还有十天就到了。我首先想到的是三舅家大哥的媳妇儿,她在我们家邻近的县政府工作,与我们村的派出所应该有往来。
这就是一个讨人情的程序,俗话说上头有人好办事,但我没有嫂子的联系方式,都是母亲与老家的亲属有往来。
我就找了平时常常与妈妈往来三舅家的小姐问了嫂子的联系方式,说了做这件事的大概情况,希望嫂子帮忙看能不能快点弄好。因为我觉得这事对她来说小菜一碟。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嫂子告诉我这事办不了。我比较单纯就觉得可能真办不了,就重新想办法。而小姐却告诉我妈说这事嫂子能办,无非就是请人花钱吃顿饭的事。
我妈一听觉得头大,请人吃饭这个重点让她不会弄了。我们给嫂子怎么包这个红包让她犯了难,二百是不是太寒酸,吃个大排档还差不多,五百块就这么个事,对于一向花销仔细的老太太觉得不值得。
这让老妈上了火,而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不过多亏嫂子没答应,我又打电话给派出所,她们说只要拿着户口本原件任何人来办理就能当天办好。
我给自己的发小发了留言,秒回。当时经历这一圈找亲戚帮忙却被如此对待,她的态度差点让我眼泪掉下来。后来很顺利,老妈用顺风快递把户口本寄给发小,收到的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我们那的派出所,上午就全部办好了,又耐心的提醒我还有什么事忘了没有,可以一起办了。我说没有了,却深深地记得她当时说话的态度语气温柔。
从她家到派出所乘车有一个半近两个小时的路程。而姐姐与嫂子的家到派出所走路就二十分钟。后来虽然因疫情的事考试临近几天时不得不取消了,可这件事让我对亲戚与朋友有了重新的认定。
三舅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舅妈改嫁后却在姥姥家的前院住着,姥姥看在三个孙子孙女的份儿上也就默认了。而当哥哥姐姐刚上班的时候,舅妈和我叫大爷的那个老人也都走前后脚了。
妈妈被当做她们信仼的姑姑,与舅舅们参与了这三个哥哥姐姐的结婚生孩子的全部过程。妈妈操持过她们的婚丧嫁娶,每逢年节也为他们的孩子还准备红包。老家新房子装修完还没怎么住,小姐家动迁,老妈那时还种地,住在地里的小房里。就让她们住着一段时间。她常说的一句话“都是没妈的孩子,眼巴前的能照顾就照顾。”
他们也对老妈不错,只要妈妈回老家,她们都会买东西来家里看看坐坐。我以为这就是可信赖的亲情。但这事出了后我和妈妈通电话说了下我的感受不太舒服。
老妈说了另一件事,弟弟换新车跑长途向小姐借了六万块钱一年期还,其间弟弟也帮这个小姐夫买个一个新车。因为她觉得弟弟开大货挺赚钱,就让姐夫去学。
小姐夫对开大货想像的太容易,吃不了熬夜连续跑车的苦,好像干了一个月吧!新车也不要了,说退掉不干了。所以弟弟只好又联系厂家退车,而姐夫拿着买车时的全款就走了。
剩下的事情弟弟也搭进去不少钱和精力。新车出厂一天再退回也是要扣折旧费的,而小姐他们都当不知道。还更有意思的事,她马上打电话给妈妈说要用钱,言外之意想弟弟快点还钱。
但她当时真的不是缺钱。弟弟当时是月底才能结款,意思月底行不行。可小姐用哭述的方式使得老妈心烦意乱,老妈向弟弟下达指令,说去别的地方借也必须还。
弟弟问妈还多少?老妈说按当时说的一千的利息,六万六。
打款过去,迅速收款。老妈的心可真是一紧呀,六千的利息连句客套话都没换来!
当妈妈打电话与我说了这个事的时候,我也有些抱怨,为什么不早跟我说这事。要知道这样我也不求她们办事了。
老妈说过去都过去了,还提这个干啥。我觉得也对。也知道老妈觉得自己家的亲侄女这么对自己心里不好过。才没与我说的。我现在觉得自己格局小了,计较太多。但还是看不透现在的人间冷暖。
钱真的那么重要吗?这么为人处事好像太那个了。还好身边有法华师兄告诉我关于借钱的态度。才使我释怀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我曾主动借给别人钱三万,八年还没有还我一半有些焦虑。法华说借出钱的那一天就要想着不要了,要么就不借。心里有这样的承受力才借钱给别人。听到她这么说我就也不放在心上了,过年或有急事的时候,问他一下,他发我一两个两百的红包,我都庆幸赚到了。
看到了前面的文字突然想到了这件事,吐槽一下,你们也有这样的亲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