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衡水内画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深为世人所重。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诗情画意,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其诞生与鼻烟、鼻烟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关于鼻烟壶上内画的形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进京办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希望以正常途径得到办理,但是由于朝廷官员办事效率低下,也没有进行贿赂,尽管等了很长时间,他的事仍然一拖再拖。
地方小官吏所带钱财耗尽,无奈的寄宿在京城一所寺庙里,他喜欢鼻烟成瘾,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使用尽,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在内壁上形成很多的痕迹,这个鼻烟壶让一个善于观察的和尚发现,这个和尚通过很多次实验,最后用竹签削弯再削出尖头,蘸上墨汁在透明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案,就这样奇特的内画就诞生了。
上面的故事只是一种民间传说,历史记载内画的诞生,还要从乾隆的爷爷康熙说起。清朝康熙帝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1696年吸纳了一批精通玻璃烟壶和珐琅的西方人,在紫禁城内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玻璃工厂,专门制作鼻烟壶,赏赐给设工大臣和外国使臣。鼻烟壶也成为八旗子弟夸耀地位、身份的象征之一。
乾隆末年,内画鼻烟壶诞生,内画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使鼻烟壶工艺达到精美绝伦的水平,被世界称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咸丰、同治以后民间产品大量出现,绘画图案中也出现了历史人物、市井风俗等题材,衡水内画把国画的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形成“冀派”内画的特有风格。其创始人王习三,先后四批收徒为创建"冀派"内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倾囊相授,培育了几十位内画新秀,使衡水内画发展成内画界"现代最据实力"的画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