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真相
我们看到的真相,只是高维真相在低维的投影,是真正的形体的影子而已。
自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呈现的现状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不仅在物体中,也可以从人思考,行为的不同去得到不同的结果,但这种结果却又都是对的。如上:投影上的图形可以说是正方形,也可以说是圆形❶一只蜗牛在碗口边缘上不断地循环爬行,它以为只要继续爬,线路总会有终点。蜗牛的知识是一维知识,它不知道直线可以弯曲成圆圈。一维圆圈必须在二维平面上才能看见。
❷一只七星瓢虫在球面上爬行,它爬得很快,但是它永远也爬不出这个球面。它的知识是二维知识,它不知道平面可以弯曲成球面。二维球面必须在三维空间里才能看见。
它要靠“飞”进三维空间才能“爬”出二维球面
❸人类超越蜗牛和爬虫,知道世界上有球面和立体,但其实人也无法一次性看见一个完整的二维球面,而是通过不断地旋转立体球,通过侧面的视觉片段叠加、拼接成一个二维球面。实际上我们根本看不见一个完整的球面。同样的,人无法一次性看见任何三维立体。
作为低维生物,只能看见低维的真相。人类特殊之处,在于他不只是看见二维曲面,还能叠加和拼接二维曲面,组成一个立体。
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三维立体世界,会不会也只是一片投影呢?
有限无边的三维宇宙
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模型中,我们的这个三维宇宙确实是一个四维球的一小块投影,有限而无边。
从古代开始,哲学家就争论宇宙在空间上是否有限,形成了著名的二律背反:
❶正题:宇宙在空间上无限。
❷反题:宇宙在空间上有限。
这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数学家和几何学家的艰难探索。从欧式平直几何到黎曼弯曲几何,几何学家终于通过“弯曲”、“圆形”,再利用曲率、度规定量化描述弯曲程度,缔造了一个n维的非欧几何,将大小和边界两个概念分离开来。
体积有限的几何形状可能没有边界,例如一维圆圈长度有限,但没有起点和终点;二维球面面积有限,但没有边界。
爱因斯坦创造性地将n维非欧几何应用于宇宙,解释了三维宇宙的有限无边。
宇宙的体积是有限的,它在膨胀着,将来也许会收缩,但我们永远飞不出这个四维球。人类在宇宙中飞行,与蜗牛在圆圈上爬行、七星瓢虫在二维球面上行走,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只是在一个有限无边的弯曲的循环空间内运动。除非上帝造出了多重宇宙,否则我们是无法探索到宇宙之边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某个人活得足够久,那么他的背部发出的光在经过几百亿年后,会从前面射入他的眼睛,也就是说,他能看见自己的背部。
四维球的性质,绝对不可能想象出来,因为它是一种高维真相,超越了人类的眼睛和想象力,它是人类通过肉眼可见的低维投影,拼接组装出来的真相。
其实,人类的一切文化行为,都是在进行组装拼接,从低维进化到高维。
向高维进化
谁拥有更高维的真相,谁就更有力量,进化就是升维。
每进化出一个维度,物种与物种、文明与文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变成低维和高维之争,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
培根:“只有亲眼见过,才能做判断。”
笛卡尔:“只有逻辑分析过,才能做判断。”
康德:“只有亲眼见过和逻辑分析过,才能做判断。”
休谟:“即使亲眼见过和逻辑分析过,也不能做判断。”
上帝:“gentlemen,你们之中有且只有一个说对了。”
-----------------------------------------------------------------------------------------------------------------------------------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
众所周知,伽利略通过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下落、同时落地证明了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大小无关。但这是伽利略说服别人的实验方法,伽利略自己是如何发现“越重的物体落得越快”的漏洞的?
他是通过逻辑分析。
假设有两个球a、b,重量依次递减,Ma>Mb。按照“越重的物体落得越快”,下落速度Va>Vb。伽利略设想,把a和b绑在一起下落会出现什么结果?
❶由于ab绑在一起,ab的质量增大,因此下落速度Vab>Va>Vb。
❷由于b下落时速度更慢,会拖累a的下落速度,因此Va>Vab>Vb。
同一个前提推出两个不同的答案,这证明,不仅两个答案错了,而且前提也错了。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19世纪末,普朗克不理解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能的过程是离散的,他这样解释原子吸收光能:
原子就像一个勺子,光能就是一桶水,勺子装水当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
普朗克认为,离散性的根源在于原子是一个一个的,而光仍然是连续的。
26岁的爱因斯坦另有不同看法。实验显示不同的原子吸收的光能份量是相同的,如果光能份量取决于原子,那么不同的原子吸收的能量肯定会不一样。就像不同的勺子装的水份量是不一样的,尽管是一份一份的。
这说明,决定光能份量的原因,不是原子,而是光本身,光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所以不同原子吸收光,其实是不同的勺子装相同的葡萄,一次只能装一个,而且大小相同。
爱因斯坦推出了光电效应方程,轻松地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实这个方程并不难写,甚至很简单,它本该属于普朗克。
h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入射光频率,W为逸出功
7没有真相是完美的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真相,就像没有绝对零度一样。依靠逻辑和理性,也不能保证升维后的真相是绝对完美无缺的。
人的知识不可能做到完美,而是像一条渐近线一样逼近它的虚极值,或者就像物体的速度可以永远逼近光速却永远达不到。
但这是否就说明,不完美的真相就不是真相,不值得相信吗?
其实真相值不值得相信,与纯净水值不值得喝,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需要100%纯净的水,也造不出完全纯净的水。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纯净、充分纯净,其中杂质不明显损害身体即可。
再强大的数理逻辑也不能保证我们获得完全、彻底的真相。但是,最可怕的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获得的是假相,而且迷恋这种假相。
❶盲目相信所带来的迷信和巫术。这是一种包含病菌的毒水,饮鸩止渴只会自取灭亡。
❷当有人提醒他被巫术所迷时,由于思维的惯性不相信提醒者,永远沉迷于巫术之中。
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真相,但依然寻求可靠真相。这本身就是一种高维逻辑。从自知无知开始,才能建立起对逻辑的信念。
理性和逻辑是我们在宇宙这个暗夜中行走时,唯一可以依靠的灯塔,但在一个娱乐至死饭圈当立的时代,大部分人已经放弃这个灯光,沉沦于自己的非理情绪和惯性囚笼。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一只跳出囚笼的青蛙,却还在演绎“坐井观天”到“背井离乡”的新故事。
自评:终于知道为什么国外的科技与文化,这么强大了;思考自然的定律,给他们的大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种创造性思维带给了他们国家与人民,从而改变了世界。中国还确实是处于井底之蛙,为何国外的月亮圆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其实在过去一直被动于国外的胁迫,中国是一直按照你们的方式成长,这句话来自一个台湾人说的;从之前世界看中国,到现在世界看中国。从过去的贫穷和落后到现在的开放与发展,只能说中国在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