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说乐观的人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有些人经常盲目的幻想自己变成成功人士,坐拥财富、豪宅豪车、美女等,却没有一样实现的了。有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乐观幻想的时候,大脑会进入一种放松、慵懒的状态,非但不能让人变得更积极主动的行动,反而会让人状态低下,不愿干活。那为什么还有人会说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呢?
《woop思维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人在乐观的幻想之后,还得结合现实,找到实现理想的障碍,根据障碍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实行,这样人才可能利用乐观的心态帮助自己获得成功。
首先,这个步骤顺序不能错乱,必须先幻想再思考障碍。比方说我早上幻想今天会看完一本书,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得到了知识的增长,内心很满足,接着再思考今天朋友约了饭局,可能会阻碍我完成看完一本书的目标的实现,那我就必须思考制定如何克服这个障碍的计划。但是如果反过来先思考了障碍,再幻想自己的目标,那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吃饭而不是看书了。
其次,制定计划时,要按照“如果出现A,就执行B”的思维模式,这样容易让我们形成条件反射。比如今天要完成一篇文章,但是有些犯困,那计划可以设定为“如果觉得困,就趴着休息十分钟,再继续写文章”。
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改目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要学会自己判断现在的目标是否符合目前的状况。如果我们制定了每天读10页的目标,但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很难做到,那就要相应降低难度,让自己有实现的能力。
所以,光乐观的想象没有用,还要根据现实情况比对,发现目前的障碍,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才有可能让我们离想象中的目标更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