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译 | 龚荣庭
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 and also favors the observant eye.
继上一章 Knowing Yourself 后,《超越感觉》的第15章,也是第三部分的第2章,Being Observant,讲了敏锐观察的重要性。文中提到的观察,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应该是更立体的“觉察”,aware and perceive。
如作者所说,观察力敏锐不仅是点亮生活的能力,还是清晰思考的基础。因为,清晰而可靠的思考所依靠的敏锐,往往跟仔细观察有关。
In addition, the keener our observation, the less likely we will be to commit to stereotypes, oversimplifications,and unwarranted assumptions.
01 观察力敏锐的人
那什么才算观察力敏锐呢?作者举了很多例子。
比如,在谈话中能从对方所说的话和说话的方式,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和态度。哪怕只是简单的打招呼,细心观察,也可以看出双方地位的高低、关系的亲疏。
生活中,好侦探通常都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能够找到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线索。好律师通常也能敏锐地抓住对方的弱点或漏洞。
02 科学与医学中的观察
如作者所提到的,在科学和医学领域,相当一部分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敏锐的观察。
比如,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就是James B.Herrick医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的。在他之前及之后,心肌梗死很容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他发现,多数心肌梗死都是冠状动脉堵塞造成的,并不致命。
更著名的例子是青霉素的发现。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在葡萄球菌培养皿中偶然发现了一种霉菌,它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在Fleming更早的研究中,由于重感冒时坚持研究,鼻涕掉到培养器皿中,反而意外发现鼻涕对细菌的溶解作用,进而发现所有体液和分泌物中都含有一种溶解性的物质,即后来所称的“溶菌霉”。
03 应用的范围
作者以物理学家Richard Feynman为例,展现了敏锐观察帮助他取得的巨大成就。
比如,费曼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时,观察到学生掷盘子和奖章,发现盘子与奖章摇晃的速度不一样,并对摇晃现象作了深入研究。这一研究,甚至最终为他赢得了诺奖。
还有20世纪初期的Frank Gilbreth,从砌砖学徒起步,通过细心观察不同师傅的行为方式,不仅改良和创新了很多建筑技术,还最终成为“工程管理”的专家。
更著名的是Viktor Frankl医生。他被纳粹关入集中营后,通过对自己和难友的细致观察,后来开创了影响世界的“意义治疗”,说明人的内在驱动既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性,也不是阿德勒所说的权力,而是自我设定的意义。
如作者所说,普通人的敏锐观察力可能不会像上述人物那样取得杰出成就。但是
It can help us relate more meaningful to people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things around us. Most important, it can aid our critical thinking.
04 如何更敏锐
那观察如何才能更敏锐呢?答案是
使用5种感官来感知你的周遭。
可能是进化习得,成人的注意力往往很难聚焦周遭。通常情况下,注意力要么是无目的的游离,要么是深陷自我,尤其是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与情绪中。
也就是说,敏锐观察需要更主动地去感知。假设要开个会,你可以尝试观察过去你不曾注意的,像会议室的家具、座位的排序、与会者讨论中的反应,等等。
下次上班或逛超市时,试试观察周遭的一切,看看哪些是你原来完全未注意的,路边的绿化有什么变化,有多少人跟微笑、向你打招呼,遇到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即便是翻杂志、看报纸、看电视,也要探寻事物的意义,考虑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哪怕看起来毫不相关。
05 对观察的反思
作者在最后提到,尽管观察本身会给你带来有价值的洞见,但如果再对观察作习惯性的反思,那就可以大大提高洞见的数量与质量。
在作者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在固定时间反思自己的观察,早晚都可以,通常情况下早上更好。
从自己两年多记录时间开销的经验来看,记录观察和想法,最好是随时记录,反思放在早晚都可以,各有利弊。
反思的时间不用长,10-15分钟就够了。从自己经验看,每天都作高质量的反思,非常不容易。有时会觉得没有什么需要反思的,有时困了累了就放弃了。
那需要反思什么呢?作者认为:
Ask yourself what they mean, how they relate to other important matters, and how you can use them to improve yourself or to spur achievement.
作者最后还提到一个谚语,很有意思:
To be content with little is difficult; to be content with much, impossible.
知不足,难;知足,不可能。这与我们通常说的“知足常乐”大有不同,体现出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我的理解,
知不足,方有挣扎、奋斗与成长;知足,然后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人生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