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失散多年后的偶读

失散多年后的偶读

作者: 公山羊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22:40 被阅读0次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那晚,恰逢是周二,在得到例会上,罗胖和脱不花轮流上场,脱不花负责带货,要与李佳奇的销售零头飚卖产品,罗胖负责推销电子书,同时炫技速读功力,在三五分钟内刷一本书,甚至两三分钟在ipad上刷完一本书。

我看的是目瞪口呆,想都不敢想,几分钟看完一本书,怎么可能呢?

我自己向来是慢读者,一本书要看看歇歇,很难一口气读完,每年初制订的读书计划,没有一本是读完的,但新书还是不断,书架不断增加,逐渐成了日本人说的积书。书虽不少,也曾想用断舍离处理一部分,终究还是舍不得,不处理,有些书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翻了,只能呆在书架上了。

周日上午,帮助一个朋友搬家时,要扔掉一批书,但我发现有几本书挺好的,其中有几本还是从我处借去的,估计借了也没看,我又全部收了起来带回,看着桌上一摞书,我想能不能学罗胖一下,利用下午及晚上的时间把每本都看一下,但肯定不能通读,每本看一会,读几页总是可以吧,总共有九本书,分别是: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张爱玲中篇小说集,吴晓波的«大败局»,徐晓的«半生为人»,大仙的«一剑不忍封喉»,野夫的«我们80年代的爱情»,安琪的«落叶飞龙»,罗马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田涛的«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

这些书我也都大致看过,现在再每本看一会,看看能引起多少回忆。

那天很神奇,每本随意翻到的一段都很特别,似乎我都有记忆,每篇都有感触。

在«自由在高处»里随手翻到的是一篇«每个村庄都是圆明园»,里面举例刚好是说九年前的北海银滩拆迁风波,很熟悉的一段五味杂陈的记忆,记得以前南风窗杂志专门登载过那位村支书的事迹,不知现在是否已经出狱,但北海银滩的拆迁已经全部完成了,完全看不出当年的惨烈与壮举,时间就是这么残酷,没有记性。

«半生为人»里随便看到一段,作者牵着尚不懂事的儿子,在去给亡夫扫墓的路上艰难蹒跚之时,一辆车看出了孑孑踽行的母子,停了下来,迟疑片刻母子上了车,一路上与司机彼此心照不宣,都体验在祭奠的氛围内,没有一句客套话,甚至都没有互相看一眼,到了墓地没有道一声谢谢就下车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极致的相互理解?有如此的心灵感应的场面真是难以遇到,但去往墓地的路上,看着孤单的一对母子,却是存在的。

«大败局»刚好翻到的是史玉柱巨人大厦的那篇,虽然很烂熟的故事了,再看一遍依然历历在目,特别是在写到为了给恣意妄为,不断加高的巨人大厦筹措资金,东拼西凑了一套班子销售保健品,用搞宣传的兼任研发部主任,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写文案,用广告轰炸,用极其藐视大众智商和理性的简单手法疯狂销售,虽然保健品赚的盆满钵满,但最后还是填补了巨人大厦的天坑,轰然倒下。十几年后史玉柱再次利用脑黄金、脑白金等一系列保健品和游戏产品的销售坐上国内行业的头把交椅,再次站在人生商业高峰的史玉柱,在他的潜意识里是否依然如故呢?很有可能,那么到底是利用人性的弱点玩弄大众于股掌之间呢,还是让其欲望不断泛滥而淹没一切呢?

«张爱玲中篇小说集»,第一次看她的小说,没想到,七八十年前的文笔与现在没有缝隙,小说的场景看生动形象,画面如在眼前,爱情与伦理描写跌宕起伏,即使今天的网络红人写手,也难望其项背。小说在三十年代的上海,电梯,车辆,脚踏车一样不少,真是大开眼界,与今日相比,除了飞机高铁手机,也少不了啥。

«沉思录»,早知道是一本奇书,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斯多葛主义的践行者,这本格言警句式的书,每一篇拿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他在近两千年前对人生的哲学认知的高峰,似乎从未被超越。我这两年对斯多葛主义很着迷,它信奉的内敛,平和,只关注能够控制的,而不去奢望和悲观无法控制的。

看了这么多年的书,要学会罗胖十几分钟刷一本书,并能发现记住重要内容,看来是不行的了,但是如此一个下午或者晚上连看几本书并能大致了解其内容,合口味的就详细看,看不下去的就算了,也未必不是一种读书方法,但是遇到«聪明的投资者»,«上帝是玩骰子的吗?»,«从一到无穷大»就不行了,罗胖是学文科的,文理差别还是很大的,同样我也不能逐字逐句看理科书的方法来读大多数的文科书,这时罗胖的方法也许管用呢!

相关文章

  • 失散多年后的偶读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那晚,恰逢是周二,在得到例会上,罗胖和脱不花轮流上场,脱不花负责带货,要与李佳奇的销售零头飚卖产品...

  • 偶读

  • 偶读

    夜诵太白诗,心中久难复。 子美言无敌,岂有衅敌乎? 流文脑海潀,刻诗胸壑纵。 辗转万千回,豪气意尚浓。

  • 偶读

    瑟瑟竹枝瑟瑟风,柴门庭户柴火冬。 短桥明灭巢云瘦,胡笳缥缈愧月浓。 多闻草莽戕粉黛,几曾红袖累英雄? 转头亟亟皆行...

  • 偶死了,7天后在更,偶不要熬夜。

  • 读《读词偶得》之偶得

    《读词偶得》是俞平伯先生的一本小书,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在词研究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俞先生精于古典文学,所论每有出人意...

  • 2020.02.02

    2.2,读《闲情偶寄》,52分钟。 读《闲情偶寄》总能让我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也能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迟钝️。 当家里...

  • 偶读《人生》

    当当网上订了两本小说,一直到昨天才邮寄回来,一本路遥的《人生》,还有一本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我准备先...

  • 今夜偶读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无趣的肉体必定怀孕 ——尼采

  • 偶读有感

    一大早吃着早餐,打开手机看到一位大学老师更新了他的微信公众号,认真阅读一番,一种美好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篇文章大意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失散多年后的偶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ewi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