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还是刘家大院未开发之日,从郑州归来之时,顺小虎山而下,参观了刘家大院,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夕阳之下的残垣断壁,成为了心中永恒的印象。
经历了“修旧如旧”的开发保护,刘家大院旧貌换新颜,已是今非昔比,便想着有一日能睹其颜。
一则故事
据林县志记载,刘家大院东边是抬灵关。刘氏先人刘献表在官道上捡粪的时候捡到了一个钱褡,打开一看里面有好几个元宝,刘献表认为自己是捡的,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于是他把钱褡带回了家。他的妻子对他说:我们这些年虽然贫困,但是我们还有命在,谁家里丢了这么多元宝会急出人命的。你还是去原地等着吧,人家肯定会回来找的。刘献表就去原地等着,等了两天才等到了失主。失主是晋商的账房先生,他一看账本还在,要把元宝送给刘献表,刘献表坚辞不受。后来账房先生回到山西,他的东家知道后,就说还有这样的人呢?下次路过,沿路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开分号的生意,顺路多带些元宝,把元宝送给你们,他们要是还不收,就把这些元宝作为启动资金,顺势也带动他们发家吧。后来,刘献表果然没有收,而是依靠兢兢业业为主家打理分号的生意,而慢慢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品德是事业与财富的基石,是通往人生之路的试金石,也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守护神,不忘初心,勇毅前行,才能走出人生的康庄大道。
顺势而为
夕阳西下,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好长好长。
刘家东西古街把整个村子分成了路南庄和路北庄,由西向东五个平台随地势自然上升,寓意为五子登科、步步高升。从秀才学院出来,考取功名时,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寓意平步青云。
一阴一阳一乾坤,一收一放一世界。大街西边的栓马石凸出于墙体之外,为刘氏先人早起发家所建,是一种炫耀,更是智慧与能力的体现;东边的栓马石隐于墙体,为刘家人经历了大风大雨的大世面之后所建,显得内敛隐忍,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待人处事智慧。
信步步入一座四合院,第一道门和第二道门的狭窄封闭结构,为古时风餐露宿的来往人群提供了纳凉避风场所,称为“积善之门”,家主人的助人为乐之风展露无疑。
一进院落,东西长,南北短,像一条长长的走廊,为仆人居住之地,叫做廊院。刘氏家族打破了官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仕的传奇,连续八代人做官,知县以上56位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有严格的家规家教家风,更重要的是宽大的胸怀和格局。千年文物会说话,历史就是见证,临街门楼,两边配房东高西低,顺势而为,依势而建。是敬畏天地,包容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建筑智慧
九门相照的第四道门,是一道屏风,这道门一般是关着的,人们都是从左右两边进来的,男左女右,文东武西。这道门是风水门,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家里的好运不出,外面的邪气不进,关住这道门,里面就形成了一个戏楼,可以当舞台唱戏用,古代有钱人家唱堂会,全家老少看戏用的一个戏楼。迎喜接福的时候这道门才开,喜,就是娶媳妇、结婚的时候;福,就是接圣旨的时候或者贵人来的时候,才开这道门。
同时,这道门也是与德同行、与高人为伍,近朱者赤的贵人门,同时,这道门它也被称为天门。古代人讲究南天、北地、东人、西家,我们盖房子都要盖堂屋,因为阳光就是从南边照到北边的,把南边当作是天,北边当作是地,东人、西家天地人家构成四合,这就是四合院的来历。
大院的二进院,古代人讲究天圆地方,所以这个院子是方方正正的,遵循了自然的规律,同时,这个院子是一个客厅院,专门接待客人来使用的,院子方方正正又代表公平公正,进来的客人高低都是人,无论胖瘦贵贱都是一样的,不分地位高低。不管家有钱,还是有势,进来的客人都是平等的,体现出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堂屋是议事厅,客人进来到这里商量事情。东西两边是待客厅,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显品味,细节显素养。从房子的柱墩石雕上就可以看出来,雕刻的这些花纹,虽然对称但都是不一样的,柱墩分两层,一层柱墩为仿鼓石雕,这叫“震震有声”。二层柱墩分上下阴阳莲,往上为阳莲,往下为阴莲,寓意“莲花出泥而不染”。东屋柱墩雕刻的是万年不到边弯弯曲曲,没有尽头无穷无尽,它代表着长寿之意,东屋是接待男宾客用的,男人求寿。西屋是接待女宾客用的,西屋的柱墩雕刻的是一节一节的竹节,女人求节,女人要的就是气节。
议事厅的柱墩,它上面的雕刻的都是大大小小的一些圆圈,这些圆圈代表的就是圆满,只要是来到家里的客人,大事小事主人都给您能办好,求的是圆圆满满,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再看过厅的柱墩,是个四柱八方的柱墩,寓意迎接四面八方来客。我们再来仔细看内方外圆顶梁柱,柱角呈两圆形,是圆滑、圆润的,这就是顶梁柱,寓意着内心正则事圆,面面见圆,八面玲珑,顶天立地。代表着做人要顶天立地,方方正正。这和古代的铜钱一个道理,内方外圆,这就是内方外圆顶梁柱。一个人只有内心正直,内心善良,做出来的事才会圆圆满满,才会棱棱见圆。
建筑就是凝固的历史。三步台阶,第一个台阶是父母,他们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它代表的是过去、历史,所以我们要常怀感恩礼敬先人。第二个台阶,其实代表的就是现在,就是我们自己,只有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第三个台阶代表着未来、希望,是子孙后代。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余地,给他们留一个台阶,你不能把事都做的太满了,让孩子们也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三个台阶就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要感恩过去,感恩父母,我们要礼敬先人,同时也要珍惜当下,过好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要展望未来,给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堂屋的五步台阶,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按中国儒家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就是说,来这里办事主人都会按“仁、义、礼、智、信”来对待客人。
院子中间的这个大水缸,第一个作用防火、消防,家里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晚上点蜡烛,万一不小心着火了,就不用再去井里打水灭火,直接我们从这舀点水就把火扑灭了,把它当做消防来用最现实。由此可以看出来古人的安全意识,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要天天讲夜夜防。把安全放在最显眼最中心的地方,同时,也让每个人都有隐患意识,谁从这过的时候一看这缸里没水了,咱都有义务往缸里添一勺水。平时聚得一滴水,赢得患时一碗粥。你真正到困难的时候你就不着急了,这是咱家所有人的义务,水缸不满了,咱都有义务往里边舀一瓢水。 第二个作用水为财,我们古人讲究依山傍水而居,门前的水缸代表财。 第三个作用可以化解门对门相冲的问题,朱雀玄武相对,青龙白虎相对,门对门就像口对口,中间这口缸在这里,气就不会直冲了,就化解了。 同时,它还有第四个作用,它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学,教我们要学会迂回,你做什么事碰到困难,要学会绕一绕,不能横冲直撞,撞得头破血流,方法总比困难多。老人们也经常说,话到舌前留半句,话不能说太满,事不能做太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人活九十九不说活一百,这个就是咱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教我们不把话说太满,说话做事要圆润。
走进第五道门,就是议事厅,面前的这套家具摆设,是清朝最流行的一套家具摆设,这两张桌子有高有低,有长有短,这个长桌子,叫条案,又高又长,它代表就是国家的,法理,前面的那个方桌子方方正正,它代表的就是家规、家训、家教。一高一低,高低有序。高低为秩序,表示着法律在上,家规在下,一长一短,表示人要学会取长补短。告诉人们要有集体观念,要有大局意识,要学会取长补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高低为序,遵守乡规民约,告诉我们,要学会包容,学会尊重别人,以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别人,学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学会取长补短。做人要谦虚、谨慎、诚实、正直,不能张狂,狂妄自大。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高高在上,人要有敬畏之心。世界不是因为你而存在,而是因为有你我他而精彩。教育人们要学会以包容的心态,欣赏的眼光来尊重别人,看到别人的长处。在条几上左右两边放着四个花瓶代表四季平安。两张桌子高低八条腿,形成四平八稳之势。左右两边两把椅子,叫太师椅,长辈坐在这儿手扶规矩,背靠法理,才能坐的四平八稳。子孙们每天来到桌前给老人请请安,敬敬茶,行行孝道,学学规矩,这就是一种民族信仰。告诉家人要遵守国家法律,有感恩的心,要有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大局意识。
议事厅的后门就是大院的第六道门,跨过这道坎,就来到了主人院,这是第七、第八道门,一个门楼有两道门,堂屋的门是第九道门。 两块石头,在这里我们就要感叹一下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上面这个造型是欢乐的乐,像一个人张开双臂手舞足蹈;也是寿的变体,寿的变体上百种,这是其中的一种。
门楣左侧图案是两只胖嘟嘟的猴子在捅马蜂窝,马蜂窝、猴子,寓意马上封侯;右侧图案是两只猴子在摘桃子,并且摘到了,意思是王侯将相所追求的都能得到。我们再看向西厢房,门上的匾额是“晓日初生”,我们经常听到旭日东升,晓日初生是谦虚之意,“晓”是早上的意思,就是告诉家里的女儿,你们现在像花骨朵一样还没有绽放呢,要好好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将来才能光芒万丈。
这个储藏室做到了通而不透、干而不燥、潮而不霉。两侧有门,形成了微风循环,这侧那边是绣楼,古时候住人,比较干燥;这边外面是土,比较潮湿,还能做到干湿分区。顶上是拱形的超静定结构,非常坚固
家风家训
“勤俭是立身之本,耕读是传家之基,做人其正其言,交友与德与贤”。这些话我们平时都在说,只不过我们没有凝练成这样精湛的语言。尤其是第四句,很多游客评论说。这些黑白老照片。这些照片是修缮绣楼的时候,在楼板的夹层里面发现的。我们看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呈现的是盛大的婚礼场面,当时已经有花篮、花童、捧花了。第一排都身着西装,他们大多是出国留洋回来的。第二排大部分戴眼镜,并且身着长衫,他们是当时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这一位是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期间,改革北大的风气,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此思想提出后,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此而成为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这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是胡适,是新文化运动领路人。在北大任教期间,任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多次旁听胡适的课,因此多年以后毛主席仍谦虚地称自己是胡适的学生。这一位是蒋梦麟,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在他任代理校长期间,让身无分文的毛泽东做图书馆书记,月薪17元。这一位是马寅初,经济学和人口学家。
这两位是外国人,清朝末年来中国的外国人都是带着政治目的来的,他们在他们国家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这个豪华的阵容,我们可以想象出他们当时的社会地位。我们看这张照片,这就是刘其澂,字沅浦,河南省长,主财政。这位是他的二哥,刘其湘,民国七年八月,大总统委任督军九师师长,东北铁路警务处处长。这是他们的父亲,上面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合照。我们看左边第二位小姑娘。时光飞逝。转眼间,他变成了大姑娘。她后来嫁给了共产党的高官,一生衣食无忧。在一百多年前,很多人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还吃不饱饭的时候,这些女孩子可以接受教育,这位是从北京请来的女子教师,我们看她的仪态,真正向我们诠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女孩儿还戴着手表,现在我们都可以戴手表,但是在100多年前,戴手表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这边是刘氏家族历史简谱,最上面的始祖世佳,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迁居这里的。始祖世佳第三个儿子的后人出了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这个庄园是始祖世佳第四个儿子的后人。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夫子的办公室,我们看这边的书案,这个是书简的造型,这张桌子是琴台。这边的瓷板画上的内容是耕读渔樵,在这里演示了刘氏家族的发展历程。祖上一直在勤劳耕作,有了余粮之后读书,将来可以有一个好的前程,老了可以悠闲地垂钓。
刘献表在82岁那年把别人欠账的债券焚烧了。“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说贤良的人钱财多了,就会减损其志气,愚蠢的人钱财多了,就会增加他的过错。他告诉家里人,只要好好经营家里的田地,就能衣食无忧,那些还不上钱的人也不必去逼人家,他把善良的种子留给了后人。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家风是流传的智慧。一砖一木与自然相融,一书一砚与社会相通。耕读传家久,诗书继日长,时光流转间,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收获满满,驱车返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