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恢复到疫情放开前的状态。
每天四点起床,因天气还冷的缘故,所以在床上看著名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刘称莲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其中有几点记忆特别深刻。
一、孩子跟母亲不亲近,尤其初中之后,尤甚。当问到母亲有没有为孩子做过一顿饭的时候,母亲表示因为工作的忙碌,早上早起上班,无法同孩子一起在一张餐桌早饭。当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已经吃好晚饭。更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所有花上十几万给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
饭桌上的时间便是最好的教育时间。为什么?咱们中国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是吃饭,吃饭能解决很多问题。在家里,尤其饭桌上时,也应该是最轻松快乐的时光,让孩子愿意表达出来他的想法。
我一直非常明白把自己想要做好的事情跟使得自己开心的事情建立链接。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要想办法把吃饭这件事跟好的、开心的事情建立链接,吃饭的时候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在饭桌上的时刻保持轻松、愉快,进行畅通无阻的沟通。
没时间给孩子做饭,展现不了你对孩子的爱,那最起码也得一起吃饭,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不然,等孩子长大的时候,所有的记忆力都没有你的存在,更无法体会到你的爱。
二、原本小学时期的每周日的“家庭日”是孩子最期待的时间,可以不用作业、彻底放松玩上一天。到了初中之后却是:“爸爸妈妈,你们出去玩吧,我自己待在家里!”
其实并非孩子想待在家里,同学或者朋友一邀请,便立即出去玩耍了。孩子的需求变了。她更想更同龄人一起,她逐渐开始显现出他的独立的需求。
这时候的父母看着孩子即将要起飞的姿势,千万不要难过。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就有独立的需求,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反而是父母要好好的、不断的学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逐渐适应孩子即将离开你温暖的羽翼、奔赴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看着孩子的长大越发的明白,不是孩子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孩子。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有一个想要独立的思想,亦有一个独立的过程,做父母的就是在孩子独立之前好好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在他没有拒绝你之前,用你的好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性、学习习惯、为人处世之道去影响她。
网友评论